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成交的神话,又一次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推到风口浪尖。不少圈内人在纷纷猜测背后买家的同时,也都抱着靠曾梵志的胜利来拯救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期望。他的成功样本,对中国当代市场有着怎样的参考性?
在中国人眼中,红白都可以是喜事,而西方人于葬礼之上肃穆异常。林语堂先生的意思,那证明他们还没能把幽默感融入生活的艺术。不高兴的人,活得不够长,不过,对曼德拉的离去,他们似乎有了进步,有了喜感。
如果要问世界上的第一只有确凿记载的腕表诞生于何时,那么首先要来界定“腕表”本身:一定要以表盘为主、辅以表带的报时器才能被称为“腕表”?安装在手镯等首饰上且具有极其专业表盘的是否能算腕表?所以我们应当研究那些刻意设计于手腕佩戴的作品,那么宝玑为那不勒斯皇后卡洛琳娜打造的NO.2639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首枚腕表。
英国艺术家Marc Quinn在2008年创造的雕塑作品《Siren》,无疑是时尚、艺术与黄金最完美的集合体。
能够用“震撼”来形容的作品,要么直击现实,有入木三分的真实,刻骨铭心,要么超越现实,天马行空的想象,驰骋万里。Bruce Munro的作品显然是后者,他以灯光为媒介,创造了一个个超乎想象的世界。正在举办中的个展Winter Light以非凡的想象为冬日里即将到来的节日涂上了迷幻的色彩。
如同她的In Coffee一样,店主茵茵也是一个浑身散发温暖的姑娘。她一开口讲话,温柔的语调和坚毅的眼神却同时传递,让人不禁心生好奇,面前这个个子小小的短发女孩为什么会有个大大的咖啡梦想。
每到节假日,邮箱里总是收到各种类型的产品推荐邮件,大多都是应景的特别系列或者喜庆系列。
近日,北京今日美术馆热闹非凡。“科勒140周年 时光旅人”艺术发现展在此揭开帷幕。通过140年横跨工业制造和艺术创作领域的时光之旅,让大家亲身感受科勒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并且在活动当天,著名艺术点评家马未都先生也亲临活动现场,为到场的各位参观者分享了其对科勒百年来的工业艺术的见解,也诠释了自己对于工业制造和艺术创造的独特看法与体会。
1903年12月12日生于东京深川万年町的日本名导小津安二郎,在一轮甲子后的寿辰同日长辞于世。为纪念小津导演诞辰110周年、逝世50周年,此次“小津安二郎电影作品回顾展”以全胶片格式放映7部他晚期代表作品。
近日,2013深圳湾艺穗节在深圳隆重开幕,为城市带来一股热烈的艺术气氛,涵盖戏剧、音乐、舞蹈、街头艺术、影展、工作坊及讲座等艺术形式的共24场演出在南山中心区火热展开。海德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周末画报》和《新视线》作为“首席创意合作媒体”,共同见证了这场独一无二的艺术盛宴。
在波兰文化节上的“异度空间”画展上,15幅数码艺术创作作品让人们在各种“超现实主义”中迷惑。但实际上,纵然这些画作的意向仍然模糊,画面也算不上精美,却在数码技术的“美感探索”层面上,给人们带来了深思的空间。
依云天然矿泉水今冬延续其一贯纯净的形象,携手著名设计师ELIE SAAB推出2014限量版纪念瓶“云缦瓶”。2014依云“云缦瓶”秉承ELIE SAAB精巧雅致的风格,白色典雅的基调折射出两个品牌对纯净的共同企盼。瓶身缠绕弥漫着ELIE SAAB经典的白色蕾丝,好似建筑设计般精确地勾画出依云瓶简约柔美的轮廓,没有色彩点缀,却尤显纯净高雅。
同为艺术家,叶锦添和吕胜中都在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后,做出了被现代社会所接纳的创新。叶锦添在全世界推行“新东方主义”的美学理念,而吕胜中认为,找到东西方更多的共性,东方人才更有可能在一个平台上和世界沟通。他们的对话关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碰撞之后,创作者的传承与创新。
近日“小斋闲卧日赏风”—李超德中国画人物作品展开展仪式在爱慕大厦一层时尚广场举行,此次艺术展览,既得法于传统,又追随时代,赋予这一题材的人物以新的面貌,是当代学者型画家中典型的新古典主义。细赏下,画面肆意汪洋,笔墨抑扬间,欢快活泼的节奏,看似随意却真切透露出一种充满温馨的感觉。
朗索瓦•莫里亚克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深信人人皆是戴罪之身,上帝的恩典,是人类的救赎,而人类自行正视作为苦难一部分的各种人世罪行,并以宽恕怜悯的态度待之,也是一种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