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我的一个梦”亚洲巡展,从韩国大邱移师中国上海。上一站33万人次的造访量,落到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的眼里,三个半月的展期,希望能放大10倍。因为这里的人口密度更大,视野也更趋国际化。开幕当天,现场逾3000位观众,欣赏了101(组)件草间弥生的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作品。其中,“无限镜屋”更是直接将公众带进艺术家标志性的“致幻”世界。而展品的体量之大,近乎周全地涵盖了这位日本艺术家60余年来的创作主题。可以说,这是MoCA于2013年度举办最具分量的一次展览。
在普罗大众的眼中,夜店与艺术是毫不相干的。但是确切地说,夜店文化正是艺术的沃土。从波普艺术到当下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出现,夜店所代表的派对文化一直引领着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的世界艺术趋势。从开幕与视觉艺术家的合作开始,新晋开张的酒吧“The 7th Floor”专注于探索夜店文化与艺术家合作的多种可能性。
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Thomas Alva Edison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像他改造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而就从那时开始,创造与创新的意义就变得具有使命感,更像是一种与电灯同在的光彩,熠熠生辉。
2013年,政治运动与文化生产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密。《frieze》杂志于2013年1、2月合刊中预言,“占领华尔街”改变了纽约艺术圈,文化生产将从此大不相同了。Pussy riot。在随后的一年间,这股政治运动“风潮”一路刮到了柏林、土耳其、埃及和伦敦,终于在泰特利物浦美术馆2013年11月举行的展览“艺术向左转”中画上了完美句号。
春寒料峭的纽约2013年4月,雅诗兰黛家族继承人、犹太裔商人Leonard A. Lauder承诺捐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批估价上10亿美元的早期立体派艺术精品,消息公布后,世界为之震动。虽然战胜贫困和疾病的慈善捐赠,越来越受到那些西海岸“高科技富豪们”的青睐,艺术捐赠仍是不少慈善家步入纽约名人堂的通行证。
2013,是自1987年来第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年份,寓意着在这个“钻石一代”当道的后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无复制且崇尚个性的。自媒体与自拍文化的蔓延令个人标签无限放大,我们享受着无缝而充足的信息,又被网络隐私安全问题所困扰。时代的奇妙矛盾还体现在我们乐于回顾并重塑过往,为各种事件加上“Re-”前缀,同时也迷恋着充满未知的外太空;我们嘲弄“土豪”式的拜金主义,也将行为艺术视为文化噱头……就从输入TOP 15关键词开始,搜索并收藏一整年的精彩瞬间。
每天带着上司配发的“黑莓”手机,像妇产科大夫那样24小时Standing by,这也就罢了,更不堪的是要学会忽悠说谎。
董明珠与雷军的10亿元豪赌,就像一场精彩大戏。当看客们被热闹迷了双眼,争着花钱买戏票,比演员们还入戏的时候,大腕们已经踏踏实实去创新、去赢利了。
有志于创业的人总是感慨想不出好点子,只能苦苦等待灵感从天而降,殊不知其实挖掘灵感是有一定规律的。
LED除了照明之外,还可以做什么?新锐照明厂商的研发方向或许会告诉你更多的答案。
多年前参观Lalique博物馆的记忆一直未曾抹去,原来珠宝也有包罗万象的小世界:各色镶有微型雕塑的珠宝首饰及自然万物为形态的饰品栩栩如生。在自然主义趋向象征主义时,女性胴体散发出摄魂诱惑,植物造型愈显神奇,昆虫也更加虚幻可爱。今年,由华人艺术家兼歌艺巨星林子祥设计的“无量•光”限量水晶佛像也步入这个小世界,一展华人水晶艺术。
各样年度十大百大或什么榜此刻该已出炉,但所有评选,只能反映某方态度立场。正如《一代宗师》入选《时代》,只能说明导演从欧陆腔调成功走向更奥斯卡的口味,而欧洲更愿意站在贾樟柯那一边。不过,自媒体年代,人人都可以有自选动作。以下的年度事件点算,亦绝对主观偏袒。
设计师兼艺术家Greg Lauren推出了自己的首款香水,这将是Barneys New York设计师系列香水的第二波。Lauren用锤子、砂纸、氯,以及一支蘸有颜料的小笔刷,努力为每个香水瓶打造独一无二的设计。在瓶身贴上故意被撕坏或留有折痕的品牌标签后,他亲手拨上点点油漆,并用记号笔为每个瓶身签字。
大众对于“跨界”的概念不再陌生。公司跨行业抢占细分市场,个人穿戴品牌联名生产的衣物,连植物间都被交叉地培育出新品种。打破思维壁垒的事儿又怎少得了敢为人先的“艺术”。
作为一位当代艺术顾问和独立策展人,Hervé Mikaeloff自2004年开始便与路威酩轩集团展开了密切合作。此次“Miss Dior迪奥小姐”的展览,历时两年多,从寻找合适的15位女性艺术家到与之不断沟通,直到呈现最终的作品,让Miss Dior迪奥小姐香水的传奇得以恒久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