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如波浪般再次爆发之际,一向特立独行的纽约新美术馆在此时大胆推出了有关“阿拉伯世界”的艺术展,引发广泛争议。面对如何在文化和社会意义上定义“阿拉伯”这一棘手问题,这场题为“此处与彼处”的展览,通过呈现超过15个国家、几代艺术家的四十多件作品,构成了有关阿拉伯世界和艺术的图景讨论,纪念碑、战争遗物、民族身份、地缘政治,以及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照片随处可见。
1947年,“Miss Dior迪奥小姐”香水系列与“New Look新风貌”开启了Dior迪奥灿烂而悠久的香氛历史。今天,Dior迪奥首次为其香氛著书,美国作家兼香水专家钱德勒•伯尔(Chandler Burr)执笔这不凡书作—《Dior迪奥,香氛艺术》。这本书记载了一个品牌不同寻常的丰富历史,而这个品牌正是凭借其香氛创作成为恒久传奇。
Hauser & Wirth画廊的新空间于7月揭幕。在英格兰西北部Somerset乡村蜿蜒起伏的山脉中,新空间宁谧的环境与Hauser & Wirth在伦敦、苏黎世和纽约的其他地点大相径庭,同时带动了一种将艺术与度假相结合的观展方式。近年来,英国炙手可热的大牌艺术家们纷纷迁居乡村,常青画廊在距离巴黎1小时车程的乡村连续开设两家画廊……这是否标志着一种新趋势的到来?当代艺术不再是喧嚣的大都会的专属品,并且在最不可能的地方也能焕发光彩。
我们的James Franco 继续多产烂产,除了努力成为“全能艺术家”,继续与Seth Rogen 肆无忌惮地拿名人来开涮。先果断地PS了Kim Kardashian与Kanye West的封面照,又大胆地在Rogen最新编导的动作喜剧片《采访》(The Interview)中,恶搞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影片虚拟了一个故事: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和制片人得知自己的节目居然是金正恩的最爱。在获得了难得的当面采访金正恩的机会后,两人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控制”,要求他们行使刺杀行动。
法国艺术家Orlan因1990~1993年的一系列整容表演项目声名鹊起。当肉毒杆菌、拉皮手术等整容技术被频繁应用于迎合主流审美的身体改造时,她却宣称用它们来质疑美学规范。近期,她来到上海出席K11艺术基金会呈献的数码艺术展“Metamorphosis of the Virtual 5+5”。《周末画报》与Orlan聊起了艺术创作、女性主义和科技。
每年夏天,一批新的“奇人”满怀期待地赶往意大利小镇Trieste参加新一届ITS(国际天才支持创意大赛),在时尚圈最具影响力的大师面前小心翼翼地展示自己的作品。13年的成长之后,ITS成为个性的代名词,大胆挑战传统的时装周和创意人士的狂欢派对。今年,大赛鼓励年轻设计师们肆意沉浸于他们的“Lucid Dream”(清醒梦境)中,在时装、配饰、珠宝和艺术作品四大类别中自由释放创意。
如何理解艺术,除了对审美的判断之外,更多的是以世界观与认识论以及对人生哲学的理解去理解艺术。
每次出现1980年代金史密斯艺术学院YBA艺术家群体的作品,迈克尔•克雷格- 马丁总会被人提及。他的学生中涌现出一批当今艺术界响当当的名字,因而现年73岁的克雷格-马丁被人们誉为YBA教父。他的两种身份—艺术家和教师—总是交替出现。在停止教学长达15年后,他“讨厌”人们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不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在个展开幕之际,《周末画报》在香港高古轩画廊与克雷格-马丁聊起了他的教学方法及艺术创作
法国东北部斯特拉斯堡附近,莱茵河畔青翠田园间,坐落着著名水晶公司的博物馆—Lalique博物馆(Musée Lalique)。如今,这座博物馆内正举行夏季展览“Lalique的水生世界”,带来René Lalique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蜻蜓、天鹅、美人鱼、水泽仙女、鱼儿、青蛙和海马,让参观者目眩神迷。包括约80幅绘画和20件珠宝在内的500件展品,不只表现了Lalique毕生钟情的水中主题,还展示了他擅长的诸多技术。
“创造力”是艺术与时尚相同的生命之源。2014年早秋,设计师们以艺术之名,赋予面料全新的生命力,用层出不穷的时装灵感为我们带来别样的视觉感受。
程然作品——宽银幕录像及灯箱摄影《信》(Always I Trust)于香港贝浩登画廊(Galerie Perrotin,群展“Forest of Illusions”)展出,标志刘嘉玲与影像艺术家的初次合作。今时今日的刘嘉玲,依然保有那张人们熟悉的美丽面庞,可她的表达和所为充满新意——怀着对新领域的强烈探索欲。她爱上艺术,她为之着迷。艺术,让她体味“超乎生活范畴和想象”的魅力。此次独家专访中,这位艺术爱好者,畅谈她的艺术品味和收藏。
极负盛名的Serpentine Galleries年度夏日派对于7月1日晚上7时至午夜在伦敦盛大举行。这场每年一度的艺术募捐慈善活动,今年也同样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界、时尚界、音乐界、电影界和商界名流共享盛会。
本期封面故事的影像作品出自年轻的影像艺术家程然。1981年出生于内蒙古的程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因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的艺术家驻留项目而工作于阿姆斯特丹。作为新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代表,程然正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角,获得来自全球艺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是艺术界日程表上最重要的一周。在这场盛会上,画廊主们纷纷将压箱底的作品留给巴塞尔,以期获得博物馆或收藏家的青睐。天价交易比比皆是,92,000名艺术爱好者观览由285家画廊带来的艺术品,艺术界的朋友们在这里相聚。
作为一名艺术家,劳拉•芭拉迪对于视觉形象的探索常常来自于埃及文化的根源,以及一种她对于自己选择主题的个人投入。她的作品常常是支离破碎的,好像在作品完成以后,尽管艺术家本人已经离开,它所表达的故事却仍然还在继续述说。然而,此次她受Dior之邀而为“迪奥小姐”展览创作的装置作品《西红柿和恰恰舞都别碰我》,向我们展示的则是一个梦幻、迷离的虚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