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迄今为止在英国最大的展览“来自内心深处的问候”于伦敦戴里艺术中心(Dairy Art Centre)开幕,囊括其30年艺术生涯以来的油画、大型青铜雕塑和超过200多件素描作品。作为日本最为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奈良受西方现代主义和流行音乐的影响,描绘了一个“超级扁平”的新世界。展览名字恰当地阐释了其充满童趣的作品中挥之不去的悲痛和渴望。
时装设计师Tillmann Lauterbach在Kühlraum画廊举行他最新的雕塑作品个展。展览名“Objects of Ordinary Madness”取自他2015春夏米兰时装秀。Lauterbach用了4年时间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材料组合成此系列。原先并不贵重的材料意外地成为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视创作的过程为自我审美眼光与创新想法的延伸,但又不同于时装设计的不可重复性,艺术是可以接受不堪的历史和腐烂状态的。
不在重大事件现场,只能沉醉于社交网络生活,一厢情愿地以为世界很美好。一如概念及行为艺术家Rahman Hak-Hagir 上月在维也纳美泉宫新作《棕榈温室》,看似天地人明媚和谐,副题以英法意中和阿拉伯文写:“若春天能永远结束”,布卡罩袍下却暗藏激进主义和“阿拉伯之春”,当下世态其实不很绿。
MAISON&OBJET在巴黎举办历届展会均成功地吸引了世人的注意,家居用品,饰品,织物,香氛,儿童用品及餐桌用品……这个生活艺术的平台将商业与设计完美融合,处处细节都激发着专业人士的热情。
作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今年最重要的展览之一,“洛杉矶计划”全面审视着来自西方当代艺术重镇——洛杉矶的创作之声。冷战背景下的洛杉矶一直表现得文化不良,其拥有的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流行文化、1950年代后期垮掉的一代,以及1960年代出现的种族冲突,使得它一直被称作文化荒漠,直到1962年沃霍尔的第一个波普艺术展在洛杉矶Ferus Gallery举办,更多如耀眼阳光的艺术家在这里以个人经历表现都市人的感受,尝试用洛杉矶人的眼睛观看城市性格。
严格来说,鬼头健吾(Kengo Kito)应该被划入艺术家的领域,与时装的关联,不过是偶尔为之。他的创作充满欢乐,毫不死板,又与时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跨界”一词已经被玩坏了的当下,真正有趣的跨领域合作,尤显珍贵。
北京的当代艺术圈儿在沉闷了一个夏天之后,最近终于出来点儿重磅新闻:Frieze 在“对话北京”。这个艺博会最初源于同名杂志,现在作为国际组织运营三大艺术盛会:Frieze London、Frieze Masters 和Frieze New York。Frieze 起源于伦敦,它至今也是这个艺术之都最重要的艺术展。
2014年9月5日至7日,上海展览中心,“上海艺术影像展”成功举办。本次展会不仅在国内首开艺术影像展会的先河,更成为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艺术影像博览会,创下多个“首次”,其特殊意义必将载入中国影像艺术史册。
新锐艺术家展、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群展、新媒体艺术家群展……如今不少展览策划就如Instagram的搜索那样简单,仿佛将那些标签、年龄、地域或者所谓的“新媒体”等重要“关键词”,粗暴地拼凑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呈现。而展览《时后》尝试从一个已有的艺术史观点出发,通过三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探讨物性、时间和记忆之间的关系。对比“热门关键词”堆砌起的光鲜展览,《时后》要朴实得多,也有趣得多。
从1981年创办到现在,采访蒙彼利埃舞蹈节已经走过了34年历程。此前,蒙彼利埃只是法国南部一个乏味的城市。政治与艺术的一次相遇,舞蹈成为公共议题。从舞蹈开始,歌剧、戏剧、交响乐……艺术和城市从未像在这里看到的这样亲密无间。
在每一个热爱美酒的家庭里,都少不了一个实用的醒酒器。醒酒器可以将在瓶中沉睡的葡萄酒唤醒,仿佛在出门前经过精心梳洗装扮一番后,以最佳的状态示人。一个实用的醒酒器通常有着一个宽阔的下半部瓶身,然后还有长短不一的颈部,由于宽阔的瓶身与空气接触面较大,所以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唤醒一支年轻酒;但如果你有一瓶珍贵陈年的好酒,或者如干邑白兰地的烈酒,则可选一些更优美修长瓶身的醒酒器。
纽约艺术家Gabriel Barcia-Colombo的作品关注记忆,更加具体地说,就是为 下一代留下现在的人们的一些痕迹,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珍奇之柜”。当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完成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收集的任务时,对于当代生活中个人数字资源、基因所有权等带来的困扰,以及社交媒体不断增长过程中的悖论,他的作品显得尤其尖锐而具有普遍性。
时装电影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欢迎。随着移动媒体终端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时装品牌,应当说,无论高级时装屋抑或嘻哈运动品牌,皆倾向于以时装电影的形式,表达美学和精神世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时装电影将愈发显现其强大的存在感,流动的影像,将在极大程度上成为与平面摄影平行和平等的创作形式。
由吉冈德仁策展的“瞬息•永恒—卡地亚时间艺术展”,在七月至十月间登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展览如一次时间旅行,带领参观者探索卡地亚的制表历史。
与其固守座位拿脚趾头打节拍,不如来一场身临其境的感官新体验。正如FUERZA BRUTA的中文译名,没有什么比极限震撼这四个字更加能概括形容这一剧目。收起欣赏艺术的严肃劲儿,调动视动听觉来感受来自艺术原力的极限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