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洋子在纽约MoMA的首次大型个展于5月17日向公众开放。作为艺术家,小野洋子的艺术创作长期隐匿于她约翰列侬的妻子的身份之中,此次展览聚焦小野洋子早期1960-1971年的艺术创作,并挖掘其艺术创作应有的价值。
在《艺术新闻》全球博物馆2014年度大调查的“10大最受欢迎当代展览”评选中,巴西三场的“草间弥生:无限痴迷”巡展占据了二至四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仍然是当代艺术展览的票房保证,但与当地艺术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展览也受到广泛的认可。
在《艺术新闻》全球博物馆2014年度大调查的“10大最受欢迎亚洲艺术展览”中,台北故宫的展览包揽了前三名。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览紧随其后,占据了第四至第七位。自2007年开始10大最受欢迎亚洲艺术展览的评选以来,该榜单中首次没有西方博物馆展览入选。
三生川的三位设计师以艺术修补、改造、重组的手法,把老物、旧物、寻常物打造成各式缤纷花器,原来木头和竹子还可以这样玩!
专注于艺术影像的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在北京宣布,将于2015年9月回归上海展览中心,9月10日举行VIP预展,9月11日至13日对公众开放。本次影像展除有Elliott Erwitt、森山大道、荒木经惟、杨福东、Horst P. Horst等知名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外,还将向亚洲藏家推介经过精心挑选的年轻摄影艺术家的作品。
纽约当地时间5月11日晚,纽约佳士得举办的以“二十世纪艺术”为主题的“展望过去”(Looking Forward to the Past)夜间拍卖中,毕加索的《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本)》以1.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亿元)成交,刷新了目前全球成交价拍卖纪录。该拍品出自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收藏家甘兹夫妇,其藏品在艺术史及艺术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琼·乔纳斯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美国国家馆的展览中反思着自然世界。一群孩子们在她最近的作品中充当了表演者。对她来说,创作艺术就如同烹饪。
作为欧洲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收藏机构,蓬皮杜艺术中心迎来5件主要来自中国藏家捐赠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这场由华人藏家推动的中国当代艺术进入西方艺术机构的行为,正在重新建构中国艺术与西方博物馆体系从展览到收藏研究的互动新模式。
从北上广到非中心城市,一条由民间力量和私营机构勾勒起来的艺术脉络已越来越清晰,并逐渐影响和形塑着中国艺术生态版图。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重要项目之一是由艾萨克·朱利安指导的现场诵读。这个项目由表演者持续地朗诵《资本论》,贯穿双年展始末。朱利安另外两件作品也在威尼斯展出。这些作品及其近年的《万重浪》、《游戏时间》等都深刻地体现了资本与个人的关系。
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无论是主题展、国家馆展或是其他国家馆展、平行展,中国艺术的能量正在以不同标准、不同渠道释放出来,参与这个国际艺术嘉年华的中国艺术家和策展人,留下的不该仅仅只是一个威尼斯的展览履历,当"威尼斯双年展"的光泽褪去时,艺术本身的质地经过时间会显现出来。
4月29日晚,“Miss Dior迪奥小姐”艺术展于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开幕,展出17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女艺术家以诞生于1947年的 Dior迪奥传奇香氛为灵感的艺术创作,其中包括中国艺术家马秋莎、刘丽杰、梁远苇。
4月30日,第10届“艺术北京”在北京农展馆举行VIP预展。十年人事几番新,“艺术北京”的十年之变,不仅见证了其作为内地最大型艺博会的整体发展轨迹,同时也能体现到亚洲艺博会正在发生的发展趋势。
葛饰北斋(1760-1849)是日本江户时代的画师,14岁就开始学习雕版印刷,早年师从浮世绘画师胜川春章和俵屋宗理,晚年自号“画狂人”。波士顿美术馆正在进行的大展“葛饰北斋”(Hokusai)展出逾200件葛饰北斋的作品,这些作品全部来自该馆馆藏,跨越葛饰北斋长达70年的创作生涯。
不知有多少人记得,2008年迪奥(Dior)曾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办过一场名为“迪奥与中国艺术家”的展览,在当时轰动一时。时隔七年,Dior再度进驻北京UCCA,用一场生动的跨界展点燃了京城时尚艺术界人士兴奋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