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发现者:我们挖掘新鲜、有趣、有故事与情感的城市角落。
在今年的Art Basel 巴塞尔艺术展上,有一件作品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一个巨型的碗状装置,时刻不停地围绕着自我的轴心旋转,巨碗里面放着床垫、台灯、书桌等日常用品。艺术家本人一直坐在书桌前看书、进餐、思考,还不时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瓶酒喝上两口。
刚刚过去的九月,Photo Shanghai在沪上带来的影像热还余温未散,十月金秋的北京就以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陌生的亚洲”高调拉开了属于帝都的影像季。以摄影为主导,综合影像艺术为延伸,本周共有12个影像展正在“占领”北上广,而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将在11月蔓延至厦门集美和广东连州的摄影新热潮。
在刚刚开幕的的弗瑞兹(Frieze)艺博会上,近期若干波普展览参展艺术家的诸多作品纷纷登场。当安迪·沃霍尔等波普巨人的作品在市场上愈发难以企及的时候,那些被历史埋没的艺术家就愈发受到关注。而就在最近1、2年的全球学术界,一场“重新发现波普艺术”的风潮也已悄然展开。
苹果与爱马仕携手推出的新作Apple Watch Hermès。我们独家深度对话促成此项不可思议却又理所当然的合作的Ive及爱马仕全球艺术总监Pierre-Alexis Dumas,探讨这一崭新设计幕后的悉心思量,分享其设计哲学的共通之处。
伦敦时间10月12日,艺术家张鼎首个在英国进行的项目《龙争虎斗》在ICA上演。作为香港K11艺术基金会与ICA合作计划中的项目之一,张鼎与当地乐队、DJ、声音艺术家等合作,延续了他对声音、舞台、观众反应等的长期探讨。以李小龙电影《龙争虎斗》之名,张鼎在ICA搭建了一个又一个擂台,颇有“打通中西之脉”的意味。
伦敦弗瑞兹艺博会(Frieze London)和弗瑞兹大师展(Frieze Masters)掀起了又一轮疯狂的十月艺术季。与此同时,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标志性空间涡轮大厅也迎来了一件新的大型装置作品——墨西哥艺术家亚伯拉罕·克鲁兹威利戈斯 (Abraham Cruzvillegas)为这个空间专门制作了泥土艺术装置《虚无之众》(Empty Lot)。
10月13日,伦敦弗瑞兹艺博会(Frieze London)和弗瑞兹大师展(Frieze Masters)迎来了VIP之夜。今年,表演和参与性作品专区“现场”(Frieze Live)将会再次亮相弗瑞兹艺博会,而弗瑞兹大师展则将开启新单元“典藏”(Collections)。在两大弗瑞兹盛宴引发的疯狂十月艺术季中,《艺术新闻/中文版》带你细数6个伦敦卫星艺博会和7个不容错过的展览。
当有些人觉得电波的力量逐渐在喧闹的时代中逐渐显得式微时,却仍有很多人说电波承载了他们的青春、回忆和梦想。就像一段特别的声音即使经过了岁月的变迁,当你再次听到时,还能找到往日的感觉。
卢浮宫秋季大展“未来简史”(Une brève histoire de l’avenir)自9月开幕以来已吸引大量观众排队参观。卢浮宫“未来简史”的策展人Dominique de Font-Réaulx对《艺术新闻/中文版》阐释了这一颇具气势的展览的策划始末和两大博物馆的创新合作。
行为表演艺术越来越多地在博物馆上演,但美国艺术史学家霍尔·福斯特却在新书中,对其在博物馆中的大行其道提出了批判。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不一定都是孤寂,连续5年的秋天,莫斯科都举办了国际灯光艺术展览— 光圈节(Circle of Light Moscow International Festival)。联合了多个国家的艺术家、表演者举行的光圈节,在初秋给人们带来了烟花、多媒体表演、灯光秀等光影盛会。
伦敦时装周期间,大英博物馆与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了首个剖析凯尔特人艺术与身份的完整历史展,探索凯尔特人如何在英国、欧洲乃至更遥远的地方对音乐、文学、运动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很多人尚未发现,伦敦时装周上最核心的几位设计师都是凯尔特人,没有一个来自英格兰。
毗邻1933艺术区、上海音乐谷和石库门群落,半层书店隐居在哈尔滨路小街上。今年5月开业以来,这个细节丰富的小空间已经历了许多变化,成长为很多电子阅读时代仍愿亲近纸书的人的精神栖息地
南极(Antarctica),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艺术家王天德将要为我们展现的是在前往这片神秘疆域的旅程中,他的创作灵感与沿途世界的碰撞,以及一场与自己心灵的终极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