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27条查询结果

巡回排演,围观自己

如果要统计2010年使用频率最高的字,“馆”一定在前三。“馆内人”的生活和动作,如同在进行着一场排演—由此,上海成为2010全球视野中最大的一个馆,流动出来一件叫做世博会的作品,或者说是事件,每个人都成为了“在里面的人”。作为两年一度的艺术盛事,2010上海双年展早在一年前就决定要这样呼应城市文化—一个开放和流动的剧场,一场巡回排演的跨艺术事件。

吉拉·阿尔玛戈·阿格蒙:只做艺术的奴隶

去年,以色列卡梅尔剧团带来的《哈姆雷特》轰动一时。这片在中国人眼里,充斥战乱、动荡,恐怖主义横行的土地,同时也是满载文人、艺术家与音乐大师的国度。因为在世人惯性的思维里,以色列民族所拥有的过人才情与天赋,曾惊动了上帝,也惹怒人间的恶魔,并由此带来一场被历史永记的人间浩劫。《艾维雅的夏天》是吉拉·阿尔玛戈·阿格蒙(Gila Almagor Agmon)撰写自传体的小说。1988年被改编成电影,隔年在柏林电影节获银熊奖。此后,吉拉的演艺生涯翻天覆地。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刚落幕的戏剧版《艾维雅的夏天》,是吉拉自导自演的独角戏。简单的桌椅,黑色、空落的舞台上,吉拉一个人回到50年前的自己……这是她对患有精神病母亲的回忆,也是作为一个以色列人对纳粹大屠杀事件的回应。

Art for Public 把艺术带给大众

艺术收藏家把私人收藏公开给大众,现在这样的个案已经越来越多,艺术作品应该属于个人还是属于所有人,这个议题早已被前人提及过无数次,始终别具价值的艺术品均身价不菲,并非寻常人能够负担,但艺术品存在的意义却是启发所有人,所以不少私人收藏家也逐渐把个人收藏公开展出。Max Mara的创办人Achille Maramotti也是一个好例子,但除了公开自家珍藏外,他更想到找来当代艺术家们创作出属于大众的艺术品,这样的想法实在值得大家参考。

JEAN-MICHEL CAZABAT 相机后的摇滚艺术

Jean-Michel Cazabat, 来自法国的本土设计师,毕业于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摄影专业,却拥有25年的鞋履设计经验。曾担任法国极负传奇色彩的Charles Jourdan品牌的时尚买手以及创意总监。麦当娜喜爱他的设计,并时刻通过鞋履感受着他对于音乐、夜生活、精致女人,以及美味烹饪的所有热情。

FIAC 如同上等葡萄酒的艺术博览会

只有在法国,你才可能听到有人把一场艺术博览会比作是葡萄酒的说法。不过,在今年的法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上,已经有好几个巴黎艺术商都将此届博览会形容为一种“非常上等的葡萄酒”。

PHILLIP LIM X LANE CRAWFORD 红门背后的思维之旅

纽约时装设计师Phillip Lim近日亲临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连卡佛。此行Phillip Lim除展示他最新系列产品外,亦正式推出了与Lane Crawford独家合作的4X3.1多媒体项目,通过一扇红门, 观者随着Phillip Lim式女孩进入新的城市, 体验新旅程, 进入艺术家的思维灵感之源。

随笔 2010-11-20

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因为任正非准备将公司传给儿子而传言正在办理离职手续,这与《盗梦空间》为接班人问题而引发的“植梦”讨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容地蹚艺术的水

证券投资、房地产、艺术品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理财方式。当2009 年中国净资产(不包括主要房产)在100 万美元以上的富人总数已达到47.7 万人,位居全球第四时,这其中,涉猎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中国新贵的比例尚不及1%。2009 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挥金12 个亿的刘益谦,当仁不让地成为当年全球风头最劲的大收藏家,但是他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这一年的胡润百富榜当中。

ART POWER LIST 权力!权力!权力!!!

真以为艺术就是人类大同,人人平等吗?如果您这样想,您就太天真了。艺术界总有更好的艺术家、更好的画廊、更好的美术馆、更好的策展人,同一艺术家也总有更好的系列

Digital Design Sensations 感官游戏

在美术馆里体验人与数码之间的互动,这个过程很酷。更有趣的是你还能亲身参与艺术的再创作,和世界上最棒的数码创意高手交流思考。这个始于去年12月的“解码:数码设计感官”(Decode: Digital Design Sensations)展由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 Museum)推出,自在伦敦公开展出大获好评后,开始踏上全球巡回展出。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第一站,展期至11月 21 日止。

Kuala Lumpur art tourism 深情表达 — 吉隆坡艺术之旅

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跟某朋友或某同事认识多年,留下一些半开水的印象。忽然有天,发现这人原来是花道达人/国画大师/剑击高手/法国料理名门,始醒悟以往日子有眼不识泰山,自家观察力太弱……近日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便有这种感受。原来,吉隆坡是一个是逐步迈向当代艺术城市的一个好地方,只是我们从来不曾注意。

以园造境, 在水泥丛林中重建精神乐园

在上海双年展期间,上海当代艺术馆邀请艺术家叶放以“冶园——叶放造境”为题,呈现叶放的造园经历和造境探讨。这项被称为“在水泥丛林中重建文明”的艺术展,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下生活的种种反思,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向往。

台湾艺术论述的自我反思者

在台湾为数众多的艺术论述书写者中,廖新田可以说是少数具有反省力的人物之一。这位台湾艺术大学艺术与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的所长的著作,雄辩而不失踏实

Damien Hirst 艺术鲨鱼终于咬上水雷了吗?

有位重要的韩国收藏家,到上海来看世博会。就逗留两天,特意空出一天来,邀我带他夫妇俩人参观一下上海当代艺术家的工作室。

宋冬:穷人的智慧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宋冬”这个名字,最有可能看到的一句话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一个经常被忽略的概念艺术家”。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