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在国外欣赏到当代艺术展,大概会觉得国内的氛围有些莫名,即使在艺术气息最浓郁的北京,依然有画廊选择太过单一、馆藏不够丰富的问题,很少看到能让人激动的大型综合性当代艺术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这次开了先河,自己玩起了国际范儿的“双年展”,邀到46 位(组)国内外艺术家,效果十分惊艳。这种尝试性的新型展览虽是出于学术与教学的目的,却因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国际化视角吸引了不少普通观众,让人们享受了一场足以媲美国外当代艺术馆的有趣展览。
当我从盛满冰啤酒的老式三轮车里又取起一支酒时,大棒乐队已经登上全白舞台演出了。应着车库摇滚乐,无数文化青年和时髦分子在这个马克华菲大房间里穿梭着,放眼望去尽是废弃木材、老家具和电器各类物件,它们经时光沉积下来的复古感被新鲜的街头艺术包裱起来,变身为独立气质的艺术陈列品,有些甚至成了互动装置。我恍惚觉得时光已倒流至奥斯陆帝国,我们与那时的年轻人一起进行着——占屋(Squat),一场艺术与自由生存的革命运动。
1950年代,波普艺术诞生,它以先锋实验的方式提醒当时的人们,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可以被抹平。半个世纪过去,更多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走进艺术,曾经的先锋文化也成了主流。而被称为“波普艺术之父”的理查德•汉弥尔顿却再无法通过敏感的艺术触觉去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
本期我们的拍摄来到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时装与当代艺术零距离触碰。这场正在展出的名为“白痴dAfT ” 的展览旨在挖掘全球当代艺术与文化中的愚蠢趋势。
如果是第一次去“福记”,个人认为,以下几样是必点菜。一样是叉烧。这叉烧,样子和别家不同,可说是貌不惊人,但吃上去很有猪肉的香味,而酱汁也很出色,是店家秘方。轩尼诗李察干邑,这是甄选过百种最陈年、最珍稀的“生命之水”调配而成,拥有丰盈层次,散发深邃强劲神韵的琥珀色并泛着金黄色光泽的干邑。用相机记录美食时刻,高性价比的蟹宴值得一试。
在上海的人,可能不太care和十一长假一起到来的上海旅游节。旅游节几乎只意味着两件事:国庆长假前的交通管制、花车巡演,以及节日期间商家的打折活动。今年则有所不同。9月中开幕的首届“上海设计周”延伸到旅游节中,各个创意园区、各种围绕设计创意的活动。这也似乎是个提醒,不管你有没有注意周围,随着创意产业园区遍地开花,创意产业是上海城市的一部分,也已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与西方影像艺术发展历史不同,在中国没有经历过西方自1960年代以来的录像艺术、1970年代的实验电影和1980年代盛行的MTV,以及1990年代出现艺术家电影的线性脉络的影像史,观念界定的历史及观念界定的范畴。
抽象艺术对于时装的影响很深远,就像Piet Mondrian的作品,以交错的三原色为基色的垂直线条和平面为特点,本季也有大量印花服饰采用无规律的色彩组合、自由的点线面关系和空间布局。纯粹热抽象没有任何自然的痕迹。
从曼哈顿下城区的SOHO,到切尔西,再到布鲁克林,年轻人和艺术家总是慧眼独具,能够找到足够宽敞而租金低廉的旧厂房、旧仓库,改造成为自己的工作室。在这些最时髦的艺术区,曾走出了无数例如JacksonPollock这样的当代艺术大家。
127年前,一位名叫索帝里欧•宝格丽希腊银匠只身来到罗马,当时,所拥有的仅仅是才华和对完美的追求。1884年,他在罗马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如今,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就了全球瞩目的珠宝王国,这就是宝格丽。
Link的寓意是连接,连接都市、连接艺术,也连接你我。
在大多数法国人的印象里,梅斯是一个灰蒙蒙的城市,这里充斥着冶金工业和终日的雨水。“连在梅斯入伍的青年都在营房里过着无聊的日子呢!”这是人们对梅斯城生活的固有印象。但是今天,请先摈弃脑海中对这个城市的固有看法。但事实与想象正相反,这座位于洛林地区的城市其实是光彩夺目、金黄色的。去年全新开幕的梅斯蓬皮杜中心又为这里的艺术文化生活增加了内容,这座城市里有花园、有小岛、有艺术,还有温泉!
艺术家邱志杰2002年在《录像艺术的兴起和发展:90~96》一文中这样写道:录像在中国仍是一件需要用心力去栽培和呵护,去刻意“拔苗助长”的异卉。并在开篇直言,现在书写中国录像艺术的历史还为时过早。时隔10年,“中国影像艺术20年”的策展人郭晓彦对于这次的回顾,对其历史文献的考据、艺术家人选、作品陈列及展现方式,同样持有应不断增补及完善的低调态度。 57位艺术家,68件作品,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展厅以“1988~1993”、“1994~1999”、“2000~2005”及“2006~2011”四个阶段叙述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电视机、投影、黑匣子错落在展厅的各个角落,通过节奏的递进,这些古怪、艰涩、莫名,甚至有些恶心的视频将观众带进一个“异化”的世界。从业内角度看,这次梳理,填补了中国艺术板块录像文献的缺口。对大众而言,也请勿过分抬高影像作品的门槛,懂经的人借此勾搭艺术史,普通观众不妨用直觉、身体记忆及经验作最直接的想象。
由独立策展人刘鼎、卢迎华和助理策展人苏伟共同策展的“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于9月10日在深圳的OCAT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小运动”,作为一个展览,显然地呈现出其独特的形态:17个艺术实践,是17个彼此独立的、或历史的、或进行中的艺术实践项目,在“小运动”之名下得到另一种角度的检视,或者如策展人之一卢迎华所说的“重复”。
美容品牌扶持新艺术家并不稀奇,但像植村秀这样专业的却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