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大街上张扬夺目的“弄潮儿”,Penzo是第一眼不会在意的那类。他曾经是一位机械师,修理飞机,后来转行做了设计,从没有经验,凭着感觉摸索开始,也进入了自己更畅快自在的生活阶段。谈及现在,Penzo说“应该还有更大的空间”。能发挥天分来做事,并对自己的将来有期许,这是创意工作者们最受羡慕的一点。如果有勇气丢掉既定程式,以内心方向前进,就可以感受得到。
斯考特·楚曼本是个时尚买手。
上海新场子越来越多,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好玩的派对也越来越多。参加派对的打扮无疑是考验智商和行动力的一项工程,如何平衡出位和到位的程度,如何美又不要太锋利奇怪,如何要时髦也要幽默感,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巴黎时尚品牌Kenzo由日本设计师高田贤三(Kenzo Takada)于1970年创立,从2003年起由艺术总监Antonio Marras执掌,最近Kenzo推出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书籍,展示其40年来的设计历史。
梁汉文有首歌我特别喜欢,叫《衣柜里的男人》,每次他唱“躲于衣柜里,躲于失落里,躲于黑暗不想挂念谁……”都能牵引起内心深处无限唏嘘。尤其“躲”这个字,听起来格外无助、脆弱,可怜兮兮,仿佛曾经某月某日在爱情里卑微过的你我。
1S除了大牌和代理的欧洲品牌,还有些什么特别之处?
修女白头巾、神父黑长衣、苦行修士袍、主教祭披、罗马领圈,还有胸前或腰间特粗锁链等,其实就是时装舞台的常客。当时装品牌炫耀奢靡过后,又会回归神圣禁地,寻找出世“救赎”。宗教符号象征,还有它所指涉的神秘力量及不可侵犯的权力,对创作人无论是时装设计师、摄影师、音乐人或导演,都属高度诱惑,它以各种变种形象渗透流行文化。现在,连神父也跨界了。
宗教服饰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基督教文明是西方的文化基石,在两千多年来不间断的传承中,发展出了系统的圣事礼仪和完整的组织体系,规范并影响着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西方艺术的各个领域打上了深刻的基督教文化的烙印—就其对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而言,也是如此。
时装是消费主义的主力军还是现代艺术的分支?估计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答案。就好像在后现代的今天,当“上帝已死”被喊出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很多设计师不断在宗教元素中汲取灵感,我当然无法获得其真实义指,但之于我这个年轻圈中的人来说It’s just for fun。
Nino Cerruti曾被称为“时尚界的疯子”,也被公认为二战后意大利时尚的代表人物。早在1978年,英国版《Vogue》杂志已经将Nino Cerruti评为“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第二位,1990年意大利版《Vogue》男版称,“Nino Cerruti的名字等同于当代节制主义。他是意大利时尚奠基人之一。”为庆祝Cerruti在中国第100家门店开幕,80岁的Nino Cerruti又来到了上海。
“广告狂人”(美国著名电视剧, 我正看到第四季)男主角Don Draper在入行之前是皮草店的售货员,在广告公司小开 Roger Sterling为情妇购买礼物时结识了未来的老板。他聪明地为Ster l ing挑选了狐狸毛的坎肩,性感,风情,可以百搭,又没有一整件皮裘来得破费,简直就是身为情妇的完美品质。“广告狂人”为资本主义社会回首一顾1950、1960黄金年代的华丽挽歌,剧中出现的各个产品、行业,都有它的跨时代意义,尤其是那些运用广告来推广的新兴大众行业:运输、烟酒、家化产品等,标示着一个财富,权力逐渐往平行方向扩展的新社会。卖皮草作为 Draper 加入广告业之前的职业,说明了皮草绝对是属于“旧社会”,垂直式,大战前后生活方式的代表。相较于需要广告来帮忙翻新形象的百货公司(记得在第一季 Draper的情人兼客户,百货公司的女继承人?),出售皮草的专卖店带着那一点色情古典的隐私味。
对于一向喜欢素衫素颜的人来说有时会遇到给人感觉没有什么精神的问题,特别是有时在你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也许还要去些什么地方或者出席什么活动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幸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人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让自己更美丽的方法。如果你刚好是我刚才描述的这类美女,不妨尝试一下饰品,只要添加一个适合当时搭配的饰品,相信你的整体造型将会有很大的变化。
时尚以人为本,尊奉人的灵感和技艺,但现在,科技成了时尚的新出路,甚至是“救命稻草”。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渠道不断更新,也为时尚注入了有力的强心剂。
蓬松柔顺的卷度,随性飞扬,自然散落,是女人表达甜美和品味的语言。女人味因为有层次才更有质感!这一季,柔和而感性的卷度,让女人变得温柔有力量!
“凡客”突然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可能要归功于“凡客体”在网络上的火爆。网络话题为网络销售加上一把火,代表草根精神的韩寒、王珞丹出任代言人,也让这个“互联网快时尚”品牌擦亮了“人民时尚”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