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让芭比穿着与Karl Lager feld一样的服装是件非常有趣的事。近日,芭比玩偶与Lager feld合作推出玩偶,其灵感来源于Lager feld标志性西装造型。
我们非常高兴地向大家宣布《LO H A S 乐活》杂志第二间乐活LO H A S 体验店“ 日子”在上海创意生活新地标“ 聚集地”开张了,希望能够成为乐活族群的“ 理想地”,也希望能够以此体验店为新的里程碑,开创出我们LO H A S 乐活的新事业。
无论是在跑道上、瑜伽垫上、游泳池中,还是在做体操的规范化技巧动作时,运动员的发型均必须看起来轻松干练。运动员为运动训练所留的发型必须把实用性与时尚糅合在一起,就像身体一样,必须有利于运动员展现其最佳水平。
模特出身的Linda,逐渐被大家熟知还是因为其时尚女主播的身份,她那标志性的笑容和自信开朗、阳光的个性,自然而不造作。对于时尚,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在她看来懂得驾驭时尚,先天条件是契机,在后天的摸索中也可以培养,时装就是一种奇特的化学反应,勇于去尝试,幸运的那一部分人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鞋子的流行时尚总是很能反映我们时代的变迁,比如我们就已经进入了一个“极客时期”。如今,全球各地的时尚玩家们都在摒弃那些精致的细高跟鞋,转而拥抱这些需要用维可牢尼龙搭扣系紧的橡胶底平底凉鞋。如果是在以前,这种鞋子只会让人联想到矫形鞋,或是那些喜欢徒步旅行和冲浪的冒险人士才会穿的鞋。但是现在,它们已经跻身主流,成为了时尚的“必备品”,而且,它们还在挑战着人们对于所谓“可接受”和“美丽”事物的常规定义。
和动物的迁徙不同,人类的旅行总带有各种形而上的出发点。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人类旅行准备了夯实的物质条件,大大拓宽了人类纵览世界的视野和丈量地表的步伐。公路旅行也逐渐成为人们逃逸都市、迎接假日狂欢的热门度假方式。我们踏上一条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公路。一路颠沛,西行的路上奇幻无限。
7月18日,MO&Co.10周年大型时尚活动“爱拾年•MO&Co.摩酷时尚夜2014”在广州大剧院盛大举行!当晚《Love Together》10周年时装电影完整版隆重首播,同时奉上品牌10周年时装大秀,展示充满艺术灵感与经典摩登碰撞感的Edition 10 2014秋冬系列。
自创始人Martin Margiela离开之后,谁是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幕后首席设计师,始终让人困扰。然而,在这个过度曝光的信息时代,以神秘感著称的高级时装屋Maison Martin Margiela终于揭开了幕后首席设计师的面纱。在高级定制周上,时装评论人Suzy Menkes用Instagram,将品牌新掌门人Matthieu Blazy从幕后推到了台前。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究竟是何方神圣?
多次与时尚界巨头成功跨界合作的Lancôme兰蔻品牌,近日与三位最具代表性的巴黎设计师展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跨界合作项目—Nouvelle Vague。上世纪50年代,Nouvelle Vague代表了法国电影界一场革命性的新浪潮,如今,Lancôme兰蔻将通过创新性的跨界合作,向Nouvelle Vague致敬,并由此掀起一轮史无前例的时尚新风潮。
“创造力”是艺术与时尚相同的生命之源。2014年早秋,设计师们以艺术之名,赋予面料全新的生命力,用层出不穷的时装灵感为我们带来别样的视觉感受。
陈碧舸(Bonnie Chen)是国际知名的中国模特儿,她以独特的中国视野在国际天桥和媒体绽放。她的活力和智慧正好配合她对可持续时装业的热情。除了早前担任“衣酷适再生时尚设计”2014/15 大使,陈碧舸更是身体力行在中国创立了二手衣服义卖活动“星星兔子和爱”,在光鲜亮丽的时髦风景线背后,她与我们分享环保新态度。
务实的女性设计师们总是能将自己生活中点滴体验和直接需求放到设计中,Clare Waight Keller与Stella McCartney在早秋系列中不约而同地裹上“毛毯”。让人想起因为一阵纽约的秋风起,起身找出毛毯裹紧微凉的背脊,坐在苹果电脑前的Carrie Bradshaw。而这种毛毯式大衣的设计或是说穿法趋势将一直延续到之后的秋冬,就像Christopher Bailey简直恨不得把Burberry的秋冬男女装秀场用手工毛毯铺满盖满。
这一季的高定是一种对过去的未来式回望。Raf Simons、Karl Lagerfeld、Marco Zanini都不约而同地在旧素材中找寻新灵感,但赋予这种旧素材的是一种全新的充满了当下时代印记的诠释。更明显能看到的是一种高级定制与成衣间的微妙讨论,在Atelier Versace、Giambattista Valli、Maison Martin Margiela,设计师将衬衣、T恤等这些日常化的穿着融入设计,还有几乎将高定成衣化的Bouchra Jarrar,但巧夺天工的费时工艺依然处处彰显。定制与成衣的临界点是要在这些尝试中被冲破瓦解,还是仅为一个形式上对比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