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会觉得这个消息来得有点晚了,毕竟世博已经开了有好一阵子,关于世博的产品推出的大浪潮也已经可说是“洪峰已过境”,但只要是有趣的世博产品,仍然是值得推荐的。
不久前表演艺术家前辈Marina Abramovic在纽约的当代艺术馆完成了为时72天的演出,在72天内,她什么也没做,就是一直坐在那,任来来往往的人们看她,她也看回去。
夜幕降临,暑热退去的时光总让人的某些欲望被释放。激情、狂野、速度……此时,城市车流不再湍急,出动的时刻到了。当然,我们绝不赞成野蛮驾驶,但驾上你的爱车,外出会友也好,出席party也罢,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享受驾驶乐趣,对于城中的我们,已然是妙不可言。
借着春风,意大利著名品牌Dolce & Gabbana的中国区最大零售店近日在沪隆重开幕。坐落于恒隆广场的崭新旗舰店由品牌创始人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携手BAM建筑设计师共同设计,处处透露着西西里的优美与温雅。放眼望去,品牌从始至今的17款标志性紧身胸衣林立展区,感性与魅惑激荡起我们的心。
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大家当然不会陌生,游客多名店多,经常人山人海。巴黎的商店一般很早便关门,大街小巷在晚上9时过后一般冷清,但不知为何这里到了半夜也很热闹,游客、酒鬼、疯汉、商务人士等等一起聚集,城市的混合个性在这里最为明显,不过在巴黎碰到疯汉的机会实在越来越多。
某一次机缘下,我与Yohji Yamamoto做了一次采访,想不到这个在印象中那么黑与白的人,内心反而是充满色彩,尤其是当他谈及女人的时候。在那一次的对话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时尚只会存在于城市里的东西,并不会在农村出现。”说得绝对没错,在乡村看到那种Country Style的时候你不会感到时尚,但放在城市里,那种对比所产生的差距,立时变得明显,设计师厉害之处可能就在这里。
曾经读过一篇有趣的文章。一个聪明的记者跑到奥运村里,惊讶地发现仿佛走进了马戏团:打篮球的像巨人,举重的是侏儒,骑自行车的大腿是你我的两倍粗,推铅球的有个身体无法负荷的肩膀。
虽然Tom Ford因电影《A Single Man》的导演才能颇受争议,但无疑他的视觉和造型才能再次得到完美肯定。 他在电影里天衣无缝地将1950年代的精英男人着装与当今潮流男士杂志的精致审美融合在一起,再次呼应了近年对那个充满希望又不无压抑的“纯真年代”的留恋,给出了又一个情绪复杂的时尚解读。
“帝宝星”不算是规模太大的西餐厅,不过环境令人惬意,食物价格不高,且常有惊喜。在这里你可以吃到做法颇有酒店水准的意大利面以及梳芙里等寻常小店难得一见的法式经典甜品等。如果你恰好走进金桥,不妨选择这间干净精致的小西餐厅坐一坐,在露台上吹一吹风。眼下的凉风很舒适呢。
Tyler Brule 在不久前一篇报道冰岛的文章(不过这是在火山爆发之前的事了)中说,捕鱼与打毛线已经变成冰岛最新的全民运动与新兴产业。在国家银行破产之后,大家开始寻根,寻自己,也寻国家的根,回归自然变成趋势。其实织毛线衣在模特儿圈已经流传许久,为了消耗在后台等待的无限时光。
比起流着贵族血液,浩荡而华丽的巴黎时装周,每年4月底至5月初的Hyères时尚与摄影节更像是一道清新宜人的餐后小点。在主场馆Villa Noailles——这座由法国著名园林建筑师Gabriel Guevrekian设计的别墅庭院里,身着法式chic风格的时髦男女看罢展览便三三两两躺在草坪上喝酒聊天。摄影师、设计师、各国编辑、纯时尚爱好者⋯⋯此时热热闹闹不分彼此,在这样有如草原音乐会的气氛中,Hyères时尚与摄影节已有了25年历史,而Viktor &Rolf, Sandra Backlund等一批设计师也是从这里开始受到关注。
仍记得去年10月的2010年春夏季巴黎时装周上,Chanel秀永远是要一大早跑到大皇宫去,来宾均盛装出席,穿过严密的保安进入会场后Karl Lagerfeld又再让大家吓了一跳,乡村木屋加稻草堆,时尚界要回归大自然的路向一目了然,而且这更是一次互动的对话,谁说乡村农民便不懂时尚?其实他们一直都是不少时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
对于照明厂商来说,上海的世博园区,给他们提供了广大的展示舞台;而LED的广泛应用让他们从生产厂商转变成贩卖艺术的创意公司。
所谓Preppy Look,直译过来大约就是“预科生风格”,专指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名校学生,家境富裕,未来精英,他们审美传统低调,喜欢追求品质且将时髦控制在一个刚刚好的范围内。在女人眼里,以Preppy Look出现的男性站在一条甚为微妙的分界线上—他们出身中产阶级,懂得生活情趣,却不纨绔。既不是高不可攀,又绝对有所要求,乃是最佳密友伴侣选择。要装扮出预科生风格的造型,一件靠谱的薄针织衫是最基本的选择,开襟、套头、V领或圆领悉听尊便。
近年可口可乐也加入了crossover的时尚流行玩意,不断找名师为产品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