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用建筑重塑社区与自然的关系

用建筑重塑社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 BUILDING CONNECTIONS


被《时代》杂志称为建筑界“惊奇队长”的美国建筑师珍妮·甘正让建筑回归最原始的使命:将人、自然与未来编织进同一张网。


近期,美国亚特兰大的斯佩尔曼学院(Spelman College)西侧,一座红砖与金属面板交织的建筑向社区敞开大门。这座由美国芝加哥Studio Gang创始合伙人珍妮·甘(Jeanne Gang)设计的玛丽·施密特·坎贝尔创新与艺术中心,是这所历史悠久的黑人女子学院近25年来首个新建学术设施,首次突破了校园围墙。它在向每一个路过校园西侧边界道路的行人宣告:斯佩尔曼学院 —这所150余年历史的黑人女子文理学院——终于跨出校门,把25年来首座新建学术楼安放在了城市与校园的交界处。

这是一座打破围墙的艺术中心,体现了设计师跨越学科的创新哲学。

斯佩尔曼学院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主修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而艺术课程同样享誉全美。面对学科界限日益模糊的趋势,学院亟需一个能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物理空间。珍妮·甘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将建筑选址在校园边界,直面西区社区蓬勃发展的艺术街区。

建筑底层完全向公众开放:黑盒子剧场、舞蹈教室与展览厅沿街排布,双层挑高的门廊区域配备可移动家具,学生可在此用餐、学习,社区居民亦可自由穿行。一条高架步道从二楼延伸至校园内部,确保师生在底层举办活动时仍能安全通行。

设计中最精妙的可持续策略体现在立面。粉末涂层钢制遮阳板以算法生成韵律感图案,根据西南朝向的日照角度调节进光量,既降低能耗,又避免眩光。论坛空间上方的北向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建筑核心,而创新实验室的玻璃幕墙则允许位于上层的学生俯瞰工作场景,激发“观察式学习”的偶然碰撞。

“该中心将艺术与STEM领域相融合,将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跨学科环境,让创造力与创新得以蓬勃发展。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还彰显了我们持续追求卓越、实现现代化以及产生社区影响力的坚定承诺。”珍妮·甘表示:“创新与艺术中心的设计旨在汇聚校园及社区内各领域的人才与思想。我们希望这座建筑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新联系,并助力斯佩尔曼学院与更广泛的社区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整座建筑内设有灵活的学习与聚会空间,使其成为协作精神得以充分发扬的场所。”

当红砖墙体在亚特兰大烈日下泛起暖光,这座建筑已成为社区共生理念的实体宣言。

珍妮·甘对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洞察,源于她的成长轨迹。1964年,她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贝尔维迪尔一个工程师家庭,父亲设计的道路与桥梁让她从小就理解构造与自然的互动。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她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研究跨学科设计,随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在哈佛大学的学习经历,让她接触到了更前沿的建筑理念和设计方法,进一步拓宽了她的视野。

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发生在荷兰。1993年加入库哈斯的OMA事务所鹿特丹分部,她参与复杂城市项目时意识到“建筑需要回应社会关系,而不仅是形式”。1997年,她在芝加哥创立Studio Gang,初期项目星光剧院(2003年)便以低成本创新获得建筑师协会总统奖。

珍妮·甘 出生:1964年出生于美国 身份:美国芝加哥Studio Gang 创始合伙人 代表作:玛丽·施密特·坎贝尔创新与 艺术中心、Aqua Tower

但真正让她跻身国际舞台的是2010年竣工的Aqua Tower。这座芝加哥地标以波浪形阳台颠覆摩天楼的美学逻辑。82层高的塔楼外,700多个弧形混凝土阳台如涟漪般层叠起伏,既化解了强风对结构的威胁,又为每层公寓创造社交平台——住户能在阳台上看见邻居,自然引发互动。

Aqua Tower已初现珍妮·甘的设计理念——倡导社区、坚持可持续发展、秉持环保主义以及跨学科合作。

珍妮·甘认为,生态学为她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感悟。生态学关注的是生态体系内所有生物以及周遭环境彼此间的关系,这种理念深深影响了她的设计思路。她希望通过建筑设计,创造出能够连接人与人、社区与环境的空间,让人们在建筑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这些理念与当时的设计市场主流相悖,但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Studio Gang的设计模式逐渐受到客户的推崇。这种设计模式能够在有限的预算下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打造出具有创造性和标志性的设计。

珍妮·甘善于运用前瞻性的设计方法,通过运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来打造创新的建筑,致力于扩大设计师在社会中积极作用,身体力行地向人们证明着女性建筑师在建筑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被称为建筑界的“惊奇队长”。

她的设计哲学在2016年完工的Arcus社会正义领导中心达到新高度。这座位于密歇根卡拉马祖学院的建筑,以三轴木砖墙向周围森林致意,中央环形壁炉区鼓励对话平等发生。该设计为她赢得《建筑评论》年度女建筑师奖,评委会称其为“首座指向社会正义的建筑”。

“如果珍妮·甘有她的辨识度,那不会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哲学:建筑是与自然的不断交涉。”《纽约杂志》曾如此概括她的理念。这种交涉体现为三重维度:生态交涉,如水之塔的烧结玻璃幕墙减少鸟类撞击,芝加哥自然栈道用植被净化湖水;社区交涉,如斯佩尔曼中心的门廊模糊校园与社区边界,作家剧院以木质框架呼应街区的都铎复兴风格;学科交涉,如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吉尔德中心(2023年)以洞穴般的中庭连通10座老馆,让科学标本与公众视线交织。

她将这种多维度实践称为“可行的理想主义”——通过出版物、展览和参与式设计流程,让建筑成为引发社会变革的触媒。

从水之塔的涟漪阳台到斯佩尔曼中心的红土门廊,珍妮·甘始终在回答同一个命题:建筑如何创造联结?这种联结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贯通,更是学科、社群与自然的共生。

“我们不是激进主义者,而是未来的可能性守护者。”她在《Reveal》一书中写道。当全球建筑界仍在争论形式与功能的权重时,珍妮·甘用20年实践证明:真正的创新诞生于边界溶解之处——艺术与 STEM的交叉、校园与社区的互渗、性别偏见的瓦解。建筑的本质不是混凝土或钢,而是关系的容器。

在珍妮·甘的作品中,波浪阳台是垂直的邻里街道,红砖门廊是社区的开放客厅,木砌墙壁是森林的延伸。她让建筑回归最原始的使命:将人、自然与未来编织进同一张网。

斯佩尔曼学院的学生们如今常坐在新中心的门廊下,笔记本电脑旁摊开着剧本草图或代码图纸。阳光透过金属遮阳屏,在他们身上投下如同水波的光斑。此刻,门廊内外的世界再无界限。



编辑——一方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