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底特律:从汽车城转向科技城

底特律:从汽车城转向科技城

摘要: DETROIT RENAISSANCE

热闹的街头、飞速发展的科技产业与源源不断的外资流入,似乎都在预示着这座 “车轮之城”正驶向一个不再依赖汽车的未来。




“斑驳的墙壁、坍塌的天花板与风中摇曳的残破海报,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一个被时代遗弃的故事。这是我见过最令人心碎,也是最让人充满希望的地方。”福特汽车创始人Henry Ford的曾孙、公司执行董事长Bill Ford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走进密歇根中央车站时的情形,不无感慨道。

这座曾象征底特律黄金时代的老车站,在被荒废沉寂了数十年后再度灯火通明。它不再是旅客候车的“终点”,而是工程师、创业者与学生共话人工智能、电动车与未来出行的“起点”。

福特汽车投资7亿美元,将这片一度象征美国“汽车大本营”衰败的遗址重塑为科技与创意的交汇点。车站百年前的雄伟壮观得以重现,那些记录遗忘岁月的涂鸦也被刻意保留,成为无法抹去的城市记忆。

“我不想只是修复一栋老建筑。”Bill Ford说,“我要让它成为底特律科技生态的新引擎——一个开放的创新社区。福特的工程师将与创业者、大学团队、图书馆,甚至街头艺术家共存共创。”

如今,这座巨型建筑已有三分之二被租用或规划使用。福特将在此安置2500名员工,专注电动车与车联网,包括亚马逊和微软巨头在内的数十家企业亦进驻于此,共同探索未来的出行方式。行走在园区的街道上,不时可见机器人在裸露的水泥地上穿梭,电动全地形车的嗡嗡声不绝于耳。一个全新的“交通枢纽”正在这里重启。

“我等这一天等了四十年。”底特律市长Mike Duggan表示,“我相信,很多底特律人也和我一样翘首以盼。”

因此,相比起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针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加征关税的政策出台,底特律当下更在意的反而是其在“汽车之外”的复兴进程。

尤其是在2025年,这座城市将迎来几个关键节点:连接加拿大的戈迪·豪国际大桥即将通车,钱德勒公园的穹顶球馆点亮城市夜空,哈德逊大厦也迎来首批企业入驻……一张涵盖教育、医疗、商业与文化的复兴网络正在徐徐铺开。

越保护,越衰落

底特律曾走过一段从荣耀到沉寂的漫长道路。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场百年前由汽车点燃的工业革命。

20世纪初,底特律因汽车工业迅速崛起。1903年,Henry Ford在此创办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推出T型车,通过流水线生产大幅降低成本,让汽车走入普通家庭,开创现代汽车制造模式。随后,通用和克莱斯勒相继在此设立总部,三大车企的聚集,吸引了巨量资本和工程人才,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从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组装,从研发设计到销售服务,底特律迅速崛起为“世界汽车之都”。

20世纪50年代,底特律人口达到185万,汽车产量占全美80%、全球25%,使这里成为美国制造业的象征与“美国梦”的承载地。然而,对汽车产业的高度依赖,也为未来埋下隐患。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消费者对燃油效率的要求陡增,而底特律车企长期专注于高油耗车型,产品结构调整缓慢,市场份额迅速被日本和欧洲车企蚕食。与此同时,高成本与创新滞后等结构性问题浮出水面,美国车企为降低成本将制造外包海外,导致就业岗位大量流失。数据显示,1970年至2010年间,底特律制造业岗位减少了近70%。由此带来连锁反应:人口外流、财政赤字、基础设施老化……底特律由盛而衰,成为美国“去工业化”的样本城市。

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本土汽车业,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推出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高达25%的关税,意图促使制造业“回流本土”,试图为底特律“输血”。但在这座城市,这一政策并未收获掌声,反而引发了更多担忧。

密歇根汽车协会和底特律地区商会联合致信政府警告称,高关税将推高整车和零部件成本,不仅无法带来就业增长,反而将“直接削弱密歇根州汽车产业的根基”,伤害本地工人利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类政策并未真正解决核心问题,即产品竞争力和供应链效率的落后。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报道,特朗普征收25%汽车进口关税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笼罩着底特律大都会地区。就在不久前,通用汽车宣布,其位于底特律的Factory Zero电动车工厂将临时裁员约200人。作为通用布局未来电动化战略的关键工厂,该厂主要生产Hummer EV、Silverado EV等大型电动卡车。然而,市场对这类车型的需求远低于预期,产能未能有效释放。

与之相关的密歇根Orion装配厂也面临同样的调整风险。通用原计划2026年在该厂生产新一代电动卡车,但部分车型生产已转移至堪萨斯州的Fairfax工厂,显示其对底特律本地产能的依赖正在减弱。

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Dan Ives直言:“底特律三大车企正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关税不能带来真正的复兴。”

复兴引擎

那么,底特律真正的复兴依靠什么?答案只有两个字:改变。

十年前,底特律市中心高楼林立,却大多破败空置。如今,这些曾象征衰败的建筑正陆续重获新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38层的 Book Tower。这座曾年久失修、几近报废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在房地产公司Bedrock历时十年的修缮后,如今已变身为集餐饮、住宅和短租公寓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被《建筑文摘》评为全球最美改造建筑之一,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

同样在十年前,通用汽车破产,底特律背负着180亿美元债务,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公共服务瘫痪、街道空置、人口大规模流失,一度让这座“汽车之都”陷入沉寂。密歇根中央火车站,这座曾日均接待数千名旅客的宏伟新古典主义建筑,也变成了废墟,成了底特律由盛转衰的象征。

但2018年,福特汽车公司斥巨资收购这一片90英亩的土地,并投入超过170万工时,动员成千上万工匠对火车站进行全面修复。如今,这座建筑重焕光彩。“鼎盛时期,这里每天迎来4000人,现在我们再次迎来同样的人流。这是一次充满诗意的回归,也象征着一切都能重生。”密歇根中央车站首席执行官Josh Silefman如是道。

去年夏天,底特律用一场本地明星云集的音乐会庆祝该区域重启。Diana Ross与Eminem的演出票几小时内售罄,象征着城市精神的复燃。而这座以非裔美国人为主的城市也正在书写少数族裔主导的创新故事。

2023年,Alexa Turnage与丈夫Johnny发起“黑人科技周六”(Black Tech Saturdays)活动,旨在打破刻板印象、构建黑人科技创业者的社区网络。“活动从早上10点开始,下午5点还有人不断加入。”Johnny说。他们已举办数十场工作坊与社交活动,并在去年3月举办了女性创始人峰会,吸引超1200人参与,占据整栋办公楼的三层空间。

密歇根中央火车站的复兴不仅是历史修复工程,更是福特汽车未来战略的一部分。执行董事长Bill Ford表示,该科技园区受硅谷启发,目标是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并让他们留下来。“我们需要为人才提供两个东西: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令人兴奋的工作场所。这个项目做到了。”

福特汽车公司收购了废弃30年的密歇根火车站,将其打造成福特世界无人驾驶研发中心正因如此,越来越多人投奔底特律,而非波士顿、硅谷或奥斯汀。26岁的墨西哥创业者David Medina选择底特律,研发电动全地形车Livaq,旨在减少城市污染。挪威科技公司wheel.me将任意物体转化为自动移动机器人,已与底特律车企展开合作。

总部在德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公司EcoG也决定落户底特律。“我们原本更倾向于亚特兰大。但底特律车展上的活力令人惊讶,我们甚至能和州长一对一交谈。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转变。”EcoG美国负责人、底特律本地人Robert Skinner说。

合力新生

重建一座城市,绝非某一家企业或某一项政策可以独力完成的。底特律的复兴,正是无数个人、组织和企业协同努力的成果。作为这场集体实验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摩根大通银行在近十年中对底特律倾注了前所未有的资源与耐心。

摩根大通是底特律最大的银行,其在消费银行业务领域占据超过65%的市场份额。自2014年起,该行便持续加码对这座城市的投入,推出“投资底特律”(Invested in Detroit)项目,试图通过精细化、可复制的方式在逐个社区中重塑中产阶级基础。

该项目从底层问题出发,聚焦房地产开发、小企业扶持和技能培训三大方向,并强调这些环节必须同步推进。正如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在纽约总部接受采访时所说:“没有工作就没有住所,没有住所就无法去上班。如果没有技能,人们无法就业或买房。必须所有环节齐头并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与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灵活协作。”

摩根大通并不亲自建造住宅或培训工人,而是通过资金与专业资源撬动整个生态链的运转。该行承诺投入1.5亿美元,并派遣由员工轮换组成的跨部门团队与底特律市政府及本地非营利组织密切协作。最终资金如何使用,由本地利益相关者共同决定。

这一项目虽可惠及弱势群体,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慈善。摩根大通的目标是培育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本地经济生态。到目前为止,投入资金中已有55%为贷款形式。正如该项目理念所体现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授人以渔之后再支持他们开设一家“鱼”餐馆,这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笔可观的生意。

“投资底特律”的商业逻辑越来越清晰。全美范围内,技能缺口与就业错配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阻力。通过扶持创业、培训技能、稳定就业,从而形成消费能力更强的群体,既有助于提升城市活力,也扩大了银行潜在客户群。在底特律大都市区,摩根大通已拥有超过200亿美元的存款规模,市场份额仍在持续提升。

摩根大通甚至希望将底特律模式推向全国,作为一个可复制的城市复兴样本。在该行全球慈善部门副总裁Tosha Tabron主导下,选定三家本地CDFI(社区发展金融机构)作为合作伙伴,通过贷款与资助等形式已向底特律本地企业家投入超过5000万美元。

其中,由底特律开发基金(DDF)发起的“有色人种企业家基金”(Entrepreneurs of Color Fund)成效显著。DDF总裁Ray Waters介绍,自2015年基金设立以来,已为47位借款人发放贷款共计420万美元,其中95%为原本难以从银行获得融资的企业主。DDF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辅导企业主制订商业计划,开展会计与市场营销培训,帮助其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底特律的经济修复,也吸引了更多民间资本的加入。亿万富翁房地产开发商Stephen Ross也投身其中。他在纽约和佛罗里达的开发项目广为人知,但身为底特律人,罗斯正计划与Ilitch家族联手启动一个规模达15亿美元的城市更新项目。首期将建设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院和科技园区,随后是写字楼、住宅和酒店等设施,意图打造新的科技经济高地。

越来越多人投奔底特律另一位在复兴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企业家Dan Gilbert也表达了对这座城市未来的信心。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底特律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Gilbert本人已投入超过50亿美元资金用于重塑市中心的商业格局和办公生态。

底特律的复兴,并非来自一项计划或一笔投资的奇迹式逆转,而是众多力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汇聚、协调与努力。它展现的是一个城市如何在衰落中凝聚共识,在断裂中重建系统,在希望与现实之间,谨慎而坚定地迈向新生。






撰文——NiuNiu 

编辑——Amen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