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汽水革命

汽水革命

摘要: THE SODA DISRUPTOR

在汽水逐渐从“高糖诱惑”转向“健康替代”的转型浪潮中,Olipop并不只是改变了一罐汽水的配方,更在悄无声息间撼动了这个百年行业的权力格局。




汽水,这种令人又爱又恨的“快乐水”,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身份转型。

每罐可乐中高达39克的糖分,如同一道甜蜜的诅咒,在带来短暂愉悦的同时,也埋下了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隐患。“Z”世代一方面渴望咕咚咕咚的畅饮快乐感,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了健康而选择克制。就在这看似无解的矛盾中,Ben Goodwin嗅到了破局的可能。

“如果能让汽水从健康的‘敌人’变成健康的‘盟友’,那将是撼动600亿美元市场格局的契机。”他说。

他是美国饮料品牌Olipop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一位饮料配方设计师出身的连续创业者,也是这场“气泡革命”的发起人。Goodwin认为,健康与快乐并非只能二选一。他要做的是,创造出一种“既像汽水,又不是汽水”的健康饮料。

走进美国大街小巷中遍布的超市,你会发现那些印着樱桃香草、香蕉奶油等复古口味字样的Olipop汽水,外观看起来和传统汽水并无差异,内里却暗藏玄机:每罐仅含2~5克糖分,富含益生元和植物纤维,减糖不减味。对于注重健康、又难以割舍碳酸快乐的年轻人来说,Olipop可谓实现了“鱼与熊掌”的兼得。

“我们不是劝人戒掉汽水,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更明智的选择。”Goodwin说。

消费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的兴起。Innova市场洞察报告显示,在碳酸饮品市场中,那些声称具有消化健康功能的新品,在短短4年内占比从1%跃升至12%。大纽约地区食品杂货配送服务公司FreshDirect LLC的商品销售总监Loan Heilner的观察更为直观:“健康汽水的复购率已达45%,虽然仍低于传统汽水的50%,但两者的增长曲线正在历史性地趋近。”

Olipop人气飙升,2024年年营收突破4亿美元,成为全美增长最快的饮料品牌之一。它正在席卷价值600亿美元的美国饮料市场,就连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也按捺不住:今年3月,百事可乐宣布以近20亿美元收购 Olipop的主要竞争对手 Poppi ;可口可乐也紧随其后,迅速推出自有健康汽水品牌Simply Popp应战。

而此时的Olipop已从一家起步只有2个人、1间临时实验室的小公司,成长为年销售额超4亿美元的饮料界新晋“独角兽”。它不久前刚完成5000万美元的C轮募资,估值高达18.5亿美元,并交出了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绩单:已实现全面盈利,预计2025年将实现双位数增长。

自我重塑,逆袭的开始

“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员工,20岁时就知道自己注定要创业。”这是Ben Goodwin对自己的评价。

他的创业动机并非源于宏大的商业野心,而是一段关于身体、饮食与自我重塑的私人经历。Goodwin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成长在典型的高糖高脂饮食环境中。少年时期的他体重超标、情绪焦虑,“并不快乐”。14岁那年,他做出一个看似过于早熟的决定——戒糖,并开始自学营养学。

几个月后,Goodwin不仅成功减重,认知能力和情绪稳定性也有了“突破性的改善”。那一刻,他意识到:原来食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从此,他一头扎进肠道微生物、肠脑轴和食品科学的世界,甚至选择从大学辍学,全身心投入“让人变得更健康的饮料”的研发中。

创业之路布满荆棘。他的第一次尝试是协助朋友做康普茶,因口感欠佳与定位失误而黯然收场。第二次,他独自上阵:在家中洗衣间里调制出第一款益生元汽水,再用仅有的积蓄租下实验室、组装设备、雇用微生物学家,硬生生撑起一个“简陋但不将就”的配方研发中心。为了维持生计,他白天搞实验,晚上接案维生,当过网站设计师,也做过品牌顾问、市场营销,“什么都干,只为了让这款饮料能继续研发下去”。

转机出现在加州的一家咖啡馆。Goodwin带着香槟瓶装的自制饮料,见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前帝亚吉欧高管David Lester。在那次会面中,Goodwin讲述了肠道微生态与情绪健康的关系,也谈起他关于健康汽水的疯狂构想。Lester事后回忆:“我从未听过这样的想法。他的热情和知识让我震撼。”

很快,两人决定联手创业。2012年,他们推出了首款益生菌汽水Obi,试图将健康与饮料结合。然而市场反应冷淡。“我们浪费了7年时间才明白,原来健康只是入场券,好喝才是通行证。”Goodwin说。

2018年他们东山再起,创办了Olipop。这一次,他们彻底转向,不再被“健康饮品”的条条框框所桎梏,而是以汽水的方式切入,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喝进对肠道有益的益生元和植物纤维。产品研发依然由Goodwin主导,品牌营销则交给经验老道的Lester。一个是来自研发实验室的技术极客,一个是来自消费巨头的营销高手——两人建立起高度互补的“产品+品牌”双引擎。

“当时所有人都说我疯了。”Goodwin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占据着600亿美元的市场,而我却想用健康配方挑战这个糖分帝国。”

但Goodwin清楚,Olipop真正的对手不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而是深植人心的集体认知——汽水等同于不健康。“所以,这不是一场产品之争,而是一场文化之战。”他说,“我想用一罐汽水,重新定义什么叫健康饮品。”

健康与美味,必不可少

Ben Goodwin并没有正面对抗饮料巨头,而是从“肠道”悄悄包抄,采用“快乐水”的形式,植入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让一代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喝汽水这件事。

作为Olipop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oodwin至今仍亲自参与口味开发,他的灵感常来自愉快记忆:节日里冰镇的苹果气泡汁、小时候含过的酸甜糖果、夏天喝过的热带果汁……“我们不只是想做出一款健康饮品。”他说:“我们还想做出一罐人们每天都想喝,愿意分享给朋友的汽水。”

截至目前,Goodwin已经调配出20种不同口味,其中不少仍处于未公开状态。每次新品试饮,他都会亲自上阵,有时一天要喝掉好几罐。他承认配方“永远都不会完美”,但他有一个独特的小技巧来判断味道是否“差不多了”。

“我会先喝一口样品,然后把它放在桌子上。”Goodwin解释:“如果我过几分钟会不经意地又拿起来再喝一口,不是为了测试,而是出于本能地想喝,那我就知道——这味道对了。”

除了依靠直觉与经验,Olipop也建立起科学支撑的底层体系。他们与实验室合作,从肠道微生物组研究出发,对关键配方进行临床验证,进一步证明饮品的功能性。尽管对一家初创饮料公司来说,投入临床研究并不常见,但在联合创始人David Lester看来,这正是Olipop与众不同的地方。

“食品饮料创业公司通常不会碰临床研究,但我们愿意做这件事。”Lester表示:“这不仅为我们设立了新的研发标准,也有可能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进化。”

目前的研究显示,现代人摄入的膳食纤维与益生元种类过于单一,难以有效支持肠道健康。因此,Olipop在配方中精挑细选,力求在风味、口感与功能性之间找到微妙平衡,同时减少过敏风险。这也是它得以建立技术壁垒的关键。

Olipop还邀请了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早期参与者、科学家Joseph Petrosino担任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团队还与多位顶尖研究者合作,围绕微生物组变化、血糖与胰岛素反应、炎症与免疫等代谢指标进行体内外研究,持续优化配方。

这种对健康与美味的执念带来了惊人的回报。Olipop的复购率是行业平均值的2.5倍,在部分零售渠道,其销量甚至超越了百年老牌汽水 A&W。

更令 Goodwin振奋的是一项来自用户的数据:38%的消费者表示,正是因为Olipop,他们成功戒掉了传统汽水。

改变,不一定会痛苦

但要让Olipop大卖,不光要好喝,还要被看见。在一个年轻人不看电视、不信广告的时代,Olipop选择了一条反主流的营销之路。2021年,品牌大胆叫停所有付费广告,将全部预算投入TikTok和社群运营。

他们不再试图说服消费者,而是邀请创作者一起共创:分享Olipop与料理的搭配,无酒精调酒的DIY,或是标注#OlipopPartner的真实生活片段。这种去推销化、去滤镜化的内容策略,精准击中了“Z”世代的消费偏好,也让品牌迅速在TikTok爆红,相关视频播放量已突破数亿。

与此同时,Olipop也更新了自己的定位。它不再自称“气泡补品”(A Sparkling Tonic),而是重新命名为“新型汽水”(A New Kind of Soda)。这不只是语言上的包装,更是战略方向的转变,从原本的垂直小众市场跃升为直接挑战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主流替代品。连包装也走上复古路线,主打怀旧与情绪共鸣,意图成为 Instagram上“值得晒”的生活单品。

短短几年,Olipop的渠道从加州40家杂货店扩展至全美近5万家商超,包括Walmart、Target、Costco、Starbucks等。

但联合创始人David Lester坦言:“我们的最大挑战依然是品牌认知。目前家庭渗透率不到1%,而传统汽水是97%。我们距离目标还有很远。”

Olipop的狂飙背后也少不了资本的助力。从前百事可乐CEO Indra Nooyi到摩根大通、Monogram Capital等知名机构,品牌累计募资达9250万美元,仅2025年C轮就募得5000万美元。

而最具争议的是价格。从最初每罐(355ml)2.5美元到如今定价3.79美元(不含税)——一罐“健康汽水”到底值不值这个价?对此,专栏作家Nate Rosen表示,对于“Z”世代和千禧一代来说,Olipop就是“小确幸经济”的代表——比起奢侈品,这种每天负担得起的微小享受更能抵御生活中的焦虑与不确定性。为了降低门槛,Olipop也推出了更亲民的小罐装。

当然,质疑声依旧存在。纽约大学名誉教授、《汽水政治:挑战大型汽水公司(并获胜)》的作者Marion Nestle似乎对这类“健康噱头”并不买账。“在我看来,这些饮料不过是膳食补充剂,理论上挺吸引人,实际功效却有待商榷。比传统汽水健康?也许吧。但说它是健康饮品?那就见仁见智了。”Nestle表示:“说到底,最健康的饮品其实还是水。”

Olipop或许无法解决所有健康问题,但它提醒我们:改变,不一定会痛苦,有时只需要从一罐汽水开始。



Olipop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Ben Goodwin

1.最初是怎么想到要做健康汽水?

我认为想出好点子的关键是找到一个能够真正改善人们生活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生活中的真实需求。我们始终围绕“在大范围内改善消费者健康”这一使命来运作。我觉得这对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保持专注与脚踏实地。同时,你必须创造一个味道真正好喝的产品。所以说,愿景和创意当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以产品为核心。

2.有人质疑Olipop只是“稍微健康一点的汽水”,你们如何证明它真的有益健康?

当消费者支付溢价时,他们应该获得实证的健康回报,所以我们做了科学验证。在普渡大学的实验中,Olipop显著提升了双歧杆菌(关键益生菌)的水平,并促进短链脂肪酸的生成 —这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还做了人体试验,发现饮用Olipop后,参与者的血糖在3个小时内保持稳定,而传统汽水会让血糖飙升后暴跌。所以,Olipop并不是“减糖版可乐”,而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我们的目标不是追求“相对健康”,而是创造真正有益于健康的产品。

3.可口可乐等巨头也开始做功能性汽水,这对你们是威胁吗?

恰恰相反,这证明我们选对了方向。美国汽水市场规模高达600亿美元,家庭渗透率97%。巨头的入场意味着这个品类被认可了。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做一款小众产品,而是把喝汽水变成一种健康习惯。所以当Poppi被百事可乐收购,以及可口可乐推出类似产品时,我觉得这是行业的进步。

4.你们考虑过让大公司收购吗?还是计划IPO ?

我们保持开放态度。目前公司已经盈利,现金流健康,这让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当然,既然接受了投资,我们就要为投资人考虑退出的路径,可能是并购,也可能是上市。关键是要保持战略灵活性,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最优选择。

5.在创业过程中,您得到过的最好的建议是什么?

我的导师对我说过,“真正值得做的事,一开始看起来总像是不可能的”。Olipop正是如此。当初我说要“重新发明汽水”时,很多人都觉得我疯了。但当你把真实需求、科学验证和绝佳口感结合起来,不可能就会变成自然而然。



撰文——贾琦 

编辑——邹健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