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品牌太多了,内卷严重。怎么办?那些最新锐的科技大品牌都跑到太空开疆拓土去了!现在,高管们似乎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们公司能在太空中做些什么来创造价值?”
21世纪初,当美国航天飞机计划即将结束时,政府改变了在太空上的支出方式。它不再只与美国宇航局(NASA)和国防部合作,而是让私营公司竞争太空合同。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和类似计划为私营公司提供固定价格的合同,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
这一变化帮助Blue Origin、Sierra Space和SpaceX等火箭发射公司发展壮大。它们使用新技术使卫星变得更小、更轻、更强大,从而使得发射卫星变得更便宜。现在,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能够以不到过去8%的成本发射一颗卫星。下一个SpaceX飞行器星际飞船Starship每公斤的发射成本可能不到100美元。
智能手机和其他与卫星相连的设备又增加了对卫星的需求,促使大量资本入局。杰夫·贝佐斯和埃隆·马斯克是Blue Origin和SpaceX的创始人,他们用个人财富创办了自己的太空公司。风险投资在太空领域的投资也从21世纪初不到10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超过150亿美元,为100多家初创公司提供资金开发更小的火箭,提供定制的发射服务。
眼下,太空数据正在创造价值,对农业、制药、旅游和消费品等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意义非凡。事实上,未来5到10年,太空数据将是大多数公司的主要关注点。
从太空获取数据
太空业务有两个主要用途:收集关于地球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数据,或者通过太空将数据从世界的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太空如何为企业带来价值?最著名的例子是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最初是为了为美国军方提供位置、导航和定时数据而创建的,但今天它对世界经济至关重要。自1983年GPS服务向私营机构开放以来,已为美国各行业创造了约1.4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今天,私营机构可以以更具成本效益的价格获得越来越广泛、多样化和强大的天基数据,例如优步和Lyft这样的打车软件就从中获益。
遥感卫星也被公司用来为商业决策提供信息。这些卫星使用一套传感器,几乎实时地产生关于我们星球表面的信息。公司利用遥感卫星获取的数据为商业决策提供各类信息——跟踪零售地点停放的汽车数量、检测天然气井的甲烷泄漏、评估土壤类型和水分……
事实上,卫星已成为测量我们不断变化的气候的重要工具。世界气象组织约60%的基本气候变量都包含了天基数据,其中有几个变量甚至只能从太空测量。与此同时,商业卫星提供了一系列对商业领袖有价值的、针对性的环境数据,例如测量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优化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监测热量消耗等。商业卫星正在帮助企业衡量其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SpaceX 的卫星可以将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变成互联网热点
使用卫星作为数据传输的中继站,这类情况也在增加。尽管地面网络往往更快,但扩展地面基础设施的高昂成本和对移动宽带的更多需求,极大地增加了企业通过太空连接互联网的尝试。苹果公司宣布,iPhone 14包含用于紧急通信的内置卫星连接,SpaceX的Starlink卫星可以将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变成互联网热点。此外,卫星运营商SatixFy最近发布了一款飞机安装终端,旨在为航空公司的乘客提供高度可靠的机上宽带。
利用太空的独特特性
高管们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公司能在太空中做些什么来创造价值?”尽管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它已经在发生了。例如,制药公司正在利用太空的低重力真空来支持尖端研发。美国药业巨头百时美施贵宝自1995年以来一直与生物技术服务公司BioServe合作进行太空实验,在国际空间站(ISS)上研究真菌和细菌发酵、药用植物生长。同样,自2014年以来,另一巨头默克公司一直在研究其太空药物中晶体的发展,目标是改善药物的制造和储存。
其他行业也受益于在地球轨道上进行的研究。太空微重力环境中的实验增加了人类对流体物理学、肌肉萎缩和骨损失等方面的理解。这些研究对多个行业都有影响,包括医疗保健、制造业、农业和食品。
满足太空旅行的需求
除了科学研究,商业空间站也是诱人的太空计划。建成后,这些新的空间站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更有价值地在太空中运行。
未来,公司很可能会在太空中运营,这不仅仅是因为那时的相关成本下降了,还因为更多的人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从而在更长的时间内,更频繁地产生对太空消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一些商品和服务将来自美国宇航局的项目,比如意图让人类在月球上开展持续活动的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与此同时,太空旅游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Blue Origin和SpaceX已经把一些富翁带到太空遨游,以此谋利。未来十年,太空旅游业规模预计将达到约4亿美元。
未来的太空酒店房间
随着进入太空的成本越来越低,旅游公司将开始寻找机会。比如谁将为太空游客建造酒店?游客想在太空做什么样的事情?
紧随着旅游公司,更多的厂商将奔赴太空,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公司和其他在地球上从事开发的公司。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将被要求把太空设计成如家一般。例如,美国太空服务提供商Axiom Space邀请工业建筑师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空间站的居住模块。它住起来会像鸟巢一样温馨,且景色宜人。建筑公司Icon和Bjarke Ingels Group最近与美国宇航局合作,帮助规划阿尔忒弥斯登月任务的建筑系统,并创建了一个名为Mars Dune Alpha的结构,以模拟在火星上生活的感觉。
如果人类经常在太空生活,他们会想要类似在地球上的体验,但也会寻求新的刺激。市场将提供这些东西,这将为所有类型的公司创造新的机会。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在科技领域要想取得成功,往往需要成为先行者,并拥有创造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资源。
太空冒险也是如此,但涉及的风险要高得多。为了理解在航天工业中冒险的重要性,让我们来看看两个例子。
1998年,全球电话服务商Iridium试图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先进的通信服务,让用户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打电话。尽管在研发和发射75颗卫星上花费了50多亿美元,Iridium在营运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通话质量问题和消费者需求低迷问题。前5个月只有1万名订户签约,Iridium在推出该业务后不到10个月就宣布破产。
与之相比,美国卫星电信服务提供商Lynk却有远见得多。它是一家利用客户的现有设备提供全球蜂窝网络覆盖的企业。虽然Lynk的计划最终需要数百颗卫星,但他们首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每一次实验都为Lynk提供了更多关于整个项目可行性的信息,并为下一次实验提供了更多参考数据。
2020年,Lynk测试了手机是否可以从轨道上的单颗卫星接收短信,并确认了该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到了2022年,随着它的第5颗卫星发射成功,它在全球5个地点测试了太空和地面设备之间的双向连接。在这次测试中,该公司收到了数千台常规用户设备的请求服务,这表明了市场存在潜在需求。没有人能确定Lynk是否会在这个日益拥挤的领域取得成功,但其“边走边试”的理念,让公司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大限度地灵活适应各种新状况。
事实上,航天工业已经转向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去拥抱风险,而不是回避风险。过去,国家政府要启动数十亿美元的太空项目,必须制定复杂的风险管理流程。现在,像SpaceX这样的初创公司采用了科技行业常见的快速失败策略(fail-fast approach)。它意味着,失败被视为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的东西。
寻找对的团队
去往太空既昂贵又复杂。为了取得成功,公司需要结合各自的优势创造新的能力。例如,旅行者太空控股公司(Voyager Space Holdings)就收购了多家公司,涵盖发射、机器人、太空制造、研究和旅行等领域。
如果你负担不起收购公司的费用,与他们合作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国宇航局最近就向外签署了超过4亿美元的商业空间站开发合同,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对象包括Blue Origin、Sierra Space、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许多行业大佬。
新进入太空领域的企业也在利用合作伙伴关系来探索自身潜力。T-Mobile已经与SpaceX合作,让用户实现在没有信号基站的情况下,通过卫星发送短信或打电话。通用汽车公司正在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开发月球车,作为美国登月计划的一部分。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设备生产商之一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已经与美国宇航局合作,利用火星上发现的材料,远程3D打印太空栖息地。
最后,企业可考虑利用世界各地空间机构提供的资金、组织和技术资源。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其他机构,可以成为强大的合作伙伴和商业伙伴关系的促进者。在SpaceX上投资的首笔10亿美元中,大约90%来自美国宇航局的合同安排,这给一个具有风险的初创企业带来了一些可预测性。
而且,航天机构正在扩大与商业部门的往来,在太空和地球上创造了有趣的商业机会。例如,为了开发月球车,美国宇航局正在与通用汽车和固特异合作,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也与丰田和日产有单独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美国申请的专利中,约有1/3依赖于公共资助的研发,这些专利比不依赖公共资助的研发有价值得多。公司,特别是那些刚刚进入太空的公司,最好与这些公共部门的参与者以及国家安全部门的参与者进行接触。它们可以提供宝贵的种子资金,为驾驭复杂的监管环境提供建议,企业还能从公共部门的太空经验中吸取来之不易的教训。
LINK
链接
警惕太空经济泡沫
现在,太空行业正受到整个金融系统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投资者们生怕错过眼下的良机,他们蜂拥冲向太空公司,希望自己的投资也能够伴随着火箭升空。
各种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让人很容易想起当初互联网时代刚刚启幕时,也曾经有海量资金被倾泻到了硅谷。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约翰·雷蒙德(John Raymond)上将甚至在一次讲话中预言说,商用太空行业将开启“太空的第二个黄金纪元”。
然而,《哈佛商业评论》认为,与所有行业一样,航天产业也将经历起伏。事实上,已经有关于太空经济泡沫即将破裂的传言。随着实力较弱的公司退出或被竞争对手收购,航天行业肯定会经历整合和紧缩时期。
这样的势头已经使得一些分析师们敲响了警钟,他们告诫投资者,太空产业其实只是一个初生的行业,商业风险巨大,一次火箭爆炸就可能让企业遭受灭顶之灾。分析师们还警告说,市场大概率会迎来“重置”,就像本世纪初期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那样。
“我认为,毫无疑问,我们目前就是置身在泡沫当中。”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航天领导政策和商业教授格雷格·奥特里(Greg Autry)评论道,“不过,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当初的电子商务泡沫破灭后,确实有很多玩家都三振出局了。可是,如果我当时有机会,哪怕在泡沫的顶点,买入亚马逊或者谷歌的股票也是划算的。”
当然,航天工业也可能以曲折的方式不断发展,当新技术出现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折。
举例来说,汽车也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在交通运输中占据主导地位,汽车技术在此期间经历了许多变化。第一批汽车只不过是美化后的电动卡丁车,尽管铅电池得到了发展,但其续航里程和速度都很受限制。直到内燃机出现,汽车的潜力才被充分释放。
一旦达到临界点,私人企业就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取得进展。诚然,收获一些可交付的成果可能是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后的事情,但目前,发射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改革,创造了价值3000亿美元且不断增长的卫星产业,它正准备通过数据和连接来彻底改变一系列行业。所以,有了今天的巨大机遇,是时候开始为企业考虑太空战略了。
撰文—Al
编辑—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