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难和就业难的同时出现,由AI引发的职业生存焦虑,迫使每个身处职场的人都在思考:如何筛选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如何成为不易被替代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威廉·庞德斯通从创造力的角度告诉我们:打破思维惯性,才能延长职场的保质期。
“为什么动物没有轮子?什么东西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更重?你愿意和1只像马一样大的鸭子搏斗,还是和100匹像鸭子那么大的马搏斗?......”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在其畅销书《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中列出了全球一线企业在雇佣员工时曾问过的种种古怪问题。“这仍然是热门企业评估人才的重要方法吗?这些脑筋急转弯般的问题具有什么价值?”我们在专访庞德斯通时也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这些未被阐明的面试问题极其考察求职者的思维敏捷性、想象力和创造力。打破思维惯性、使用逆向工作法,应聘者才能从新的视角找到答案。”庞德斯通说。被商界称为“鹰一般的洞察者”,他的目光同样如鹰一般锐利,回答问题总是快速而直达中心,但又充满另辟蹊径的幽默感。擅长以超级跨界视角看透商业问题,使庞德斯通成为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从1983年的第一本书《大秘密》,到如今的《知识大迁移》《概率思维预测未来》等,他已出版了17部著作。其中,《循环的宇宙》和《推理的迷宫》两部作品获得了普利策奖提名,广为中国读者熟知的《无价》曾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青睐。
“他每一次都押中了商业的命门。世界上可以有成千上万个财富500强顾问,但只有一个庞德斯通。”作为《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的座上宾,庞德斯通被予以高度评价。此外,他还参加过《今日秀》《大卫深夜秀》《CBS早间新闻》等知名电视/电台节目,也是美国广播公司两档黄金时段特别节目的撰稿人兼联合制片人。
现在,庞德斯通探索职场新趋势的新书《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同样备受关注。因为这是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史上最难就业季”“中年失业危机”“高薪岗位招聘难”……招工难和就业难的同时出现,由AI引发的职业生存焦虑,迫使每个身处职场的人停下来思考:什么是GPT时代最需要的职场能力?作为雇主,又该如何筛选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如何成为不易被替代和可持续发展的“人”?
苹果公司受到职场人士追捧
“雇主寻找的是那些能够学习新技能,甚至能够‘发明’下一份工作的员工。”庞德斯通在《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一书中告诉我们,复杂问题的解决策略并不能简单地转化为算法。想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就需要对人类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未被阐明的问题保持敏感。人类根植于社会,要能够识别未被满足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正是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成长的基础。
职场新人认为,这本书能真正教自己打破思维局限,拓宽底层逻辑,真正向上洞察、创新解决工作问题。招聘者则将其视为招聘圣经,助力筛选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管理者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不断进行自我迭代、重建能力模块,从而不被替代。“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庞德斯通以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告诉所有人成功的捷径——让自己的思维来一次大飞跃。
以创造性解决应聘问题
探索职场变革的奥秘并非庞德斯通的初衷,事实上,物理学才是打开他兴趣大门的钥匙。庞德斯通出生于1955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长大。八九岁时,他读到了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的《百万人的相对论》(Relativity for the Million),被该书深深吸引,自此爱上了物理学。20世纪70年代,庞德斯通以骄人成绩获得了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并进入世界知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学。在这里,他接受了严格的科学训练,养成了严谨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精神。
毕业后,庞德斯通短暂地从事过编辑工作,这段经历让他对书籍和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尝试将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思考融入写作中,并逐渐成为一名专职作家。回忆起自己的写作之途,庞德斯通表示,物理学专业基础对他的写作大有裨益,因为“物理学教会你尊重证据,即使它推翻了你最喜欢的观点”。在庞德斯通的每一部作品中,不难看到他对探究事物背后奥秘的热情和对追根溯源近乎苛刻的态度。“我对这条有点不寻常的职业道路很满意,因为我每天都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他说。
亚马逊公司的面试题备受关注
就业市场和企业人才招聘策略是庞德斯通持续多年关注的主题之一,这也让他成为该领域的意见领袖。早在2003年,他的《如何移动富士山》就因揭秘微软的人才观,引领了世界大公司的招聘潮流,一举成为求职者的必读书。十年后,庞德斯通又在《谁是谷歌想要的人才?》中唱衰微软:微软的工程师思维已经过时了,谷歌、苹果等一系列世界最挑剔公司的人才哲学正在重塑潮流。他发现,这些创新公司既重视现有技能,也重视改变的能力。它们寻找的是那些能够学习新技能,甚至能够“发明”下一份工作的员工。为此,它们开创了一种新的求职面试方式,其一大特点是会采用具有挑战性(而非技术性)的问题,用于测试求职者的思维敏捷性、想象力和创造力。
你愿意和1只“像马一样大的鸭子”搏斗,还是和100匹“像鸭子一样大的马”搏斗?这是一个无数公司都向求职者提出过的经典问题。庞德斯通被这个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吸引了,并深入研究了招聘的历史变迁。“实际上,早年间,用人单位只关心‘核心业务问题’,对于延展思维能力一点也不在意。首次提出这一问题的是爱迪生。”他在书中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1876年,托马斯·爱迪生在美国新泽西州门洛公园的一座山脚下建了一家电灯泡厂。有一次一起就餐时,爱迪生偶然提到工厂所在的山上有一棵樱桃树。令他吃惊的是,他的员工完全接不上话。这件事证实了爱迪生的一个猜想,即很多人根本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爱迪生认为,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拥有足够强大的知识储备一样重要,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以发明创新为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这一信念促使他编撰了一份问卷,分发给那些正向他的公司求职的人。庞德斯通直言,爱迪生的调查问卷开启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相关研究,但直至今天也没有专家能够给出确定的结论。
在《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一书中,庞德斯通探索了80多个困难和迂回的面试问题,并总结出20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通用策略。对于在面试中被问到听上去与工作无关的问题,庞德斯通表示,面试者在遇到无厘头问题时要警惕快速且简单、直接的答案,因为第一反应往往是错误的。他对求职者有两点建议:第一,宁可尝试之后失败,也不要直接承认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第二,将话题向自己的技能过渡。比如,被问及数学难题时,如果求职者十分了解并且擅长于训练人工智能,那么可以具体描述自己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平台及相关技能解决这道题。“事实上,面试官有时会问这些异常难的问题,是要看看你如何处理压力。他们并不一定期待一个正确的答案,只是期待你愿意去尝试。”他说。
庞德斯通认为,当下最流行的企业评估人才的方法仍然是行为问题(比如“描述一次你没有资源能够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或“如果你知道同事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雇主相信他们可以从答案中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但一些挑剔的公司会将这类问题与工作技能结合起来,以及提出所谓的脑筋急转弯,旨在测试应聘者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多证据表明,面试官并不特别擅长从面试中预测工作表现——他们倾向于寻找证据来证实直觉的(也容易出错的)第一印象。职场并没有完美的评估方法。”他说。在现实世界中,所有的招聘指标都是不完美的,没有人会指望一个雇主用尽所有可能的评估方法。达成足够准确的预测,同时使偏差最小化才是招聘的真义。
AI时代重构人才竞争力
随着生成式AI逐渐渗入各行各业,许多职业将因技术进步和自动化的推动而面临重大转变。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显示,生成式AI技术可能会影响如今四分之一的职业,在3年内,这一比例将上升至44%。除了对求职者带来影响,AI也在改变雇主招聘和筛选人员的方式。许多创新公司已开始利用AI技术来优化招聘流程,提高招聘质量。例如,成立于2022年的Moonhub AI便是一家专门使用AI技术帮助公司招聘的智能平台。截至目前,Moonhub已经吸引了100多家客户,其中包括Inflection和Anthropic等估值数十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雇主寻找的是能够学习新技能的员工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将继续加速发生在工作场所的变革步伐。”庞德斯通在《如何对付像马一样大的鸭子》中写到。他对《周末画报》表示,AI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些人来说,它有望帮助我们完成工作;对另一些人来说,它会使整个工作自动化。”而随着AI的进步,人们也开始重新评估工作技能和就业本身的性质。庞德斯通预言,未来技能组合的“保质期”可能会更短,雇主和求职者都应该为此做好规划。
2024年伊始,全球科技行业掀起了新一波裁员潮,也让职场环境变得愈发复杂。根据科技行业裁员情况追踪平台Layoffs.fyi的数据,今年以来,已有200多家科技公司共计裁减了5万多名员工。Alphabet、亚马逊、Meta、微软、Salesforce、Snap、Zoom等科技巨头都相继公布了自家的裁员计划,华尔街在很大程度上对科技公司削减成本表示欢迎。
特斯拉的工程师标准招聘流程包含一系列素质测试
尽管如此,庞德斯通发现,许多求职者依然把进入美国五大科技公司(FAANG,即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的首字母组合)视为最高理想。紧随其后的是一群更加多样化的公司,其中包括一些面向年轻人的初创企业和老牌厂商,如波士顿咨询公司、思科公司、高盛、英伟达、甲骨文、Adobe等。在AI引领变革的时代,这些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对前沿技术的追求,再次赢得了求职者的青睐。
庞德斯通指出,当前,经济衰退、流行病、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正在以混乱的节奏改变着招聘模式。但近几十年来一个始终不变的事实是,雇员和雇主都变得比过去更加挑剔。今天求职者的流动性和见多识广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他们渴望为那些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文化、福利、个人实现和发展机会的雇主工作。求职者也关心社会及道德层面的问题,他们希望在雇主身上看到自己价值观的某种表现。
Moonhub AI智能平台使用 AI技术帮助公司招聘
面向未来,庞德斯通认为,尽快掌握最新的AI技术对于处于任何职业发展阶段的求职者都至关重要。但他同时相信,人类可以在职场中发挥AI无法提供的优势,因为人类是嵌入社会之中的,“通过与我们周围的人互动,我们能够认识到人类的需求”。因此,过去职场中一些被看重的人才特质,在今天也依然值得关注,例如人际交往能力。“未来公司的经营者将非常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管理冲突,并设定能引起共鸣的目标。无论你还能提供什么,这都是重要的技能。”庞德斯通说。
QA
Q=《周末画报》
A=威廉·庞德斯通
Q:据你观察,职场在近二十年来经历了哪些大的变革?
A: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招聘流程和面试的早期阶段如何被手机、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所塑造。求职者中也出现了一种新的心态。他们在招聘面试中问了更多关于自己的问题。与过去相比,他们更想找到一份能反映他们价值观的工作和公司。他们根据工作是否适合个人和职业发展来评价工作。
Q:大型科技企业和创新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有哪些变与不变?
A:最大的变化是大型科技公司正在“调整规模”(也就是裁员)。但如果你看一下被裁员的人,他们往往是行政人员。对于有能力发明未来技术和商业计划的有创造力的人,他们仍然面临很大的市场需求和达尔文式的竞争。科技公司仍在尽其所能识别和招聘这些人才。
Q: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使用AI工具进行人才筛选,AI将会如何改变招聘的规则?
A:早在强大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于2020年首次亮相之前,公司就试图实现员工招聘和评估的早期阶段自动化。显然,LLM在审查简历和评估在线测试方面的潜力比单纯的自动化系统要好得多。这种做法已经成为现实,并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标准。我的猜测是,AI将为雇主推荐合适的申请人进行面试,向面试官提供申请人简历的简明摘要,并提出面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Q:AI的出现会加剧人才竞争吗?求职者如何避免被AI取代?
A:AI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些人来说,它有望帮助我们完成工作;对另一些人来说,它会使整个工作自动化。目前,LLM擅长撰写推荐信、房地产清单或网站产品描述等常规文案。如果这些只是你工作中令人烦恼的一小部分,那么你很幸运,你只需要获得AI的能力就可以利用它。但如果你的工作完全由这些任务组成,那么这项工作很可能会外包给AI。
我认为延长技能的“保质期”是对待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方法。科技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没有一套固定的工作技能能永远保持其价值。学习必须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人类和AI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是,人类是嵌入社会之中的。通过与我们周围的人互动,我们能够认识到人类的需求——这是所有成功创业的基础。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也是今天的AI无法提供的。
Q: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大型科技企业的增长势头已经明显放缓,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公司是否已经不再是理想的选择?
A:长期以来,大公司的吸引力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初创公司可能不具备的稳定性。这一声誉因裁员而受损。但许多人仍然认为在大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是有价值的,即使最终目标是去别的地方工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I创造了有利于少数大型科技公司的网络效应。如果你有兴趣帮助发明下一代AI,进入大公司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采访、撰文—陈佳靖
编辑—张古月
设计—海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