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界影像艺术节今天(4月26日)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幕,这是超媒体集团继去年推出首届超媒体艺术节之后的又一新IP。超界影像艺术节是以探索艺术与科技和商业空间相融合的全新艺术活动。
“用艺术和科技,重构商业的未来。”这是超媒体集团的最新发展战略。我们关注空间、媒介、叙事这三个维度,并以影像和数字内容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三个维度可以形成一个立体的、具有八个象限的三维空间,在文化遗产、公共空间、商业模式、国家形象等方面展开了一些创造性的实践。
我们还提出了三种数字艺术创作方式:基于遗存场景的数字艺术创作、基于传统绘画的数字艺术创作和基于历史数据的数字艺术创作。通过技术创作、艺术创作和数字艺术创作这三个维度,展示了数字体验创新的应用创新型研究,该研究通过空间转换、情境构建、具身认知理论和交互感知技术,丰富作品的体验性,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和发展。同时,我们希望用潮流文化和数字科技重新创造未来,推动都市艺术的发展。
4月26日至6月10日,首届超界影像艺术节在上海前滩太古里盛大举办
都市艺术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数字化和虚拟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艺术和虚拟艺术可能会成为都市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艺术家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为都市居民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2.社会参与和互动性。都市艺术可能会越来越注重社会参与和互动性,通过艺术活动、装置艺术等形式,吸引公众参与到艺术创作和表现中来,促进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
3.可持续性和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都市艺术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通过利用可再生材料、倡导环保理念等方式,创作出环保主题的艺术作品,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多元文化和跨界合作。都市艺术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多元文化和跨界合作,吸纳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的元素,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景观和艺术体验。
5.反思与社会批判。都市艺术可能会越来越关注社会问题和批判精神,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都市艺术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和创新化,为都市居民带来更加丰富、深刻的艺术体验和文化享受。
超界影像艺术节将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时尚、艺术与数字科技为一体的内容与场景赋能的新型商业模式。
影像艺术作品绝对是艺术科学的产物。影像爆发的时代无疑已经到来了,媒介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让当下每一个人几乎都成了影像的制造者。在人类进化诱因的媒介中,艺术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审美能力是人们首先获得了意识,然后又加以提高的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艺术受到了科技的冲击。而艺术的变化则归功于艺术家们对这种知识的某个方面的吸收。艺术品基础不再是自然,而是观念和媒介与科技。
科技与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科技产品一百年后不值分文,而艺术产品一百年之后则是天价。这说明艺术品为什么远甚于金钱,它们是便携的财富,它们是人类最贵的创造,是一个人拥有的最美妙的物品。
当代艺术中,艺术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当代艺术更多与思想勾连,思想成为艺术的催化剂。哲学家蒂姆·莫顿(Timothy Morton)曾说:“艺术是来自未来的思想。”
当代艺术是融通的艺术,是想象的艺术,是思想的艺术,是面向未来的艺术。只有融汇历史,基于现实,面向未来,艺术才会有希望,才可以永恒。
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有艺术、有技术的超界影像艺术节,它承载一个最有趣的梦想,令建筑、设计、艺术领域的想象力与未来科技融合。
只有融汇历史,基于现实,面向未来
艺术才会有希望,才可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