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WAYMO快跑

WAYMO快跑

摘要: THE AUTONOMOUS TAXI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在洛杉矶展开其在美国的最大扩张。类似“萝卜快跑”在武汉破圈,洛杉矶因为有Waymo,正式进入无人驾驶时代。




在美国洛杉矶金秋的阳光下,一辆白色的捷豹I-PACE电动SUV平稳地停在路边。车门自动打开,下车的乘客脸上挂着兴奋的笑容。这辆车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驾驶座上空无一人。

这是Waymo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当地人常常戏称它为“幽灵车”。

11月12日看似个普通的周二,但对洛杉矶300多万居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天,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宣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Waymo One应用在洛杉矶叫车,无需再排队等候。这标志着这座美国第二大城市正式进入无人驾驶时代。

这一消息来得并不突然。过去8个月里,已有超过30万洛杉矶人在等候名单上排队,期待体验这项未来科技。如今,这项服务将覆盖洛杉矶县约80平方英里的区域,这也是Waymo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扩张。

“现在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欢迎所有洛杉矶人共同踏上这段旅程,”Waymo联合CEO特克德拉·马瓦卡纳(Tekedra Mawakana)在新闻稿中说,“我们的服务已经快速成熟,乘客们也在拥抱全自动驾驶带来的诸多好处。”

淘汰赛中的幸存者

在通往自动驾驶的道路上,Waymo可谓“最后的赢家”。在无人驾驶这场马拉松中,不少选手已经倒在了半路上:优步的无人车项目夭折;通用旗下的Cruise无人驾驶出租车全面停运;就连科技巨头苹果也已经放弃了无人车计划。

与竞争对手相比,Waymo显得更为稳健。这个15年前还是“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计划,如今已在凤凰城、旧金山和洛杉矶部分地区提供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据公司最新数据显示,这3个城市每周有超过15万次付费乘车,较今年8月的10万次有了显著增长。

布鲁塞尔自动化咨询公司Ptolemus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布鲁内托将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竞争比作环法自行车赛:“有时你会看到别人追上来,有时你会领先,身后的人越来越少。这就是Waymo的经历。”

这种领先地位来之不易。去年12月,Waymo因两辆汽车在凤凰城撞上一辆皮卡而召回了车辆软件。美国监管机构最近还对22起涉及Waymo汽车的事件展开调查,其中包括17起与固定物体(如门和停放车辆)的碰撞,以及多次违反交通标志和道路标线的情况。

但与竞争对手相比,Waymo的安全纪录已经相当可喜。它的两家竞争对手,某U公司在2018年发生过一起致命事故,一名行人被无人车撞死,最终导致该公司在2020年彻底放弃了无人驾驶业务;另一家某C公司,去年10月,他们的无人车在旧金山撞到一名行人并将其拖行一段距离,结果是该公司不仅被勒令停止在旧金山的运营,还很快就在全美范围内暂停了服务。

至于苹果,则在今年2月彻底放弃了自动驾驶汽车这个耗资巨大的项目,其自动驾驶汽车从未在公共道路上进行过无人测试。

从抵制到爱上

如果说Waymo在洛杉矶的扩张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其在旧金山的“逆风翻盘”则更加引人注目。

在金门大桥游客中心,游客们不仅会拍摄这座标志性大桥的照片,还会转身记录下带他们来到这里的交通工具:Waymo自动驾驶汽车。在渡轮大厦附近,每小时都有6辆无人驾驶汽车停靠路边,接送当地人和游客。在金融区,装配着旋转传感器和摄像头的雪白捷豹车不断穿梭,已成为街道上的常客。

随着街上的Waymo车辆越来越多,旧金山居民有了更多机会招手叫一辆无人驾驶的出租车,这与1年前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当地人要求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商离开这座城市,理由是他们对安全有所顾虑。

驾驶座上空无一人

去年夏天,Waymo在旧金山每周仅完成1万次付费乘车。到今年5月,这个数字已经跃升至5万次。

麦肯娜·迪克森就是Waymo的忠实用户之一。这位27岁的烧伤科护士每当需要叫车时,都会选择Waymo而非Lyft或优步。她在医院上夜班,每周都会多次使用Waymo上下班。

“我只需要上车,打开音乐,把座椅往后仰,然后闭上眼睛一路到家,”她说,“这是结束一天工作最舒适的方式。”

要问无人驾驶最吸引她的是什么?“社恐”的迪克森表示,那就是不用和任何人说话。“很多时候上车后,我实在没有社交的精力了。”迪克森说。

奏效的营销

Waymo正在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营销攻势。在旧金山唐人街的餐厅里,你可能会在幸运饼干中发现Waymo应用的下载二维码;在社交媒体上,它的广告强调无人车适合约会,因为没有司机的窥视让私密空间得到了充分保障。

事实上,Waymo的无人车已经成为旧金山最新的旅游风景。无人车本身似乎就是一种最好的营销方式。在金门大桥游客中心,1个小时内就有至少8辆Waymo接送游客。其中,不少人都对这种新奇的体验印象深刻。

“在某个时刻,我和家人正在进行一次私密谈话,我突然想:‘司机不应该听到这些’,抬头一看,哦,根本没有司机。”53岁的退休人士亨利·沃克带着德国来的家人,乘坐了当天的第4趟Waymo时说道。

虽然Waymo的价格通常略高于优步或Lyft,但由于无需支付小费,3家应用的最终价格其实差不多。许多尝试过搭乘Waymo的本地用户已经成为忠实客户,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价格。人类司机有时不稳定的驾驶状态,以及Waymo捷豹车的豪华感受,都是他们青睐Waymo的原因。

根据数据分析公司Earnest Analytics的信用卡数据分析,尽管运营规模远小于传统网约车平台,Waymo的用户留存率已经超过了优步和Lyft。要知道,优步在全球每小时就能完成数百万次出行。

已进化15年

回首往事,Waymo的成功来之不易。2009年,谷歌在其“登月计划”实验室X启动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15年来,无论是汽车的物理设计和功能,还是团队领导层,都经历了多次转变。

Waymo 的高管在宣讲无人驾驶出租车战略

最初,谷歌将这项技术设计为一个副驾驶系统,允许人类驾驶员在必要时放开方向盘,需要时再重新控制。但他们很快发现这种方式并不安全。2015年,公司开始打造自己的“考拉”汽车(“koala”car)——一款没有踏板和方向盘的双座车。但到2017年,他们又改为使用经过改装的商用车。如今,Waymo的车队由装备了传感器阵列的捷豹I-PACE电动SUV组成。

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得到了回报。“对于像全自动驾驶车辆这样的新技术,需要时间来建立有意义的服务并获得社区的信任。”Waymo增长与扩张产品经理阿曼·纳拉瓦德说:“我们负责任地扩张,因为供应过剩对业务不利。”

挑战犹存

今年10月,该公司完成了56亿美元的融资,以支持其在美国各地扩张机器人出租车服务。这轮C轮融资由母公司Alphabet领投,Andreessen Horowitz、富达、Perry Creek、银湖资本、老虎全球和T.Rowe Price等早期投资者跟投。

Waymo还与优步达成合作,计划于2025年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无人出租车服务。下一代无人出租车将是配备定制传感器和AI驾驶员的吉利极氪。该公司最近还与现代汽车达成多年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这一韩国汽车制造商的Ioniq 5电动车加入其出租车车队。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Waymo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大。10月11日,特斯拉在洛杉矶华纳兄弟探索电影制片厂举办了一场活动。活动中,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乘坐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到达现场,有展示了50辆具备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供人体验。Cybercab设计前卫,没有方向盘、踏板和控制装置。此外,能载20人的无人驾驶货车Robovan也在活动中首次亮相。

两家公司的车辆使用不同的硬件来导航:特斯拉仅依赖摄像头,而Waymo的汽车则结合了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数据。而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斯拉数十万辆汽车不断向公司的神经网络输送数据,使其“完全自动驾驶”(FSD)软件能够学习更像人类的驾驶方式。

此外,亚马逊旗下的Zoox计划2025年在拉斯维加斯向公众开放无人驾驶服务,之后还将进军旧金山。福特、大众和梅赛德斯-奔驰等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在与初创公司合作,全力推进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

中国崛起的汽车制造商们也在进行各种项目。纵观全球,另一家可与Waymo比肩的无人驾驶企业就是中国的萝卜快跑。萝卜快跑已在武汉率先落地应用并迅速破圈,其在武汉累计投入400辆车。截至7月28日,萝卜快跑全国累计服务订单超700万单。从成绩看,我国无人驾驶的落地应用规模和美国不相上下。

“人类还远未到达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最后一站。”咨询公司Gartner的副总裁佩德罗·帕切科如此评价竞争激烈的全球自动驾驶市场。

信心十足

面对挑战,Waymo显得信心十足。该公司最近在纽约罗切斯特展示了其汽车,并表示有意进军欧洲市场。一位Waymo高管在8月份表示,有兴趣与能够帮助维护车队的欧洲本地合作伙伴合作。

“我们已经走过了15年的漫长道路,现在终于到了加速的时刻。”Waymo联合CEO马瓦卡纳在采访中表示。虽然公司并未公开财务细节,包括是否盈利,但其扩张步伐从未停止。

事实上,美国不少消费者也迫不及待地希望在全美都能够看到Waymo的身影。

一位来自新泽西的新晋Waymo粉丝、前联邦检察官埃雷兹·利伯曼说:“我的家人分布在纽约、新泽西、佛罗里达和华盛顿特区。这些东海岸的地方都还没有Waymo。很多家人都还不知道这些无人车已经上路运营了,他们都对此充满期待。”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美国人会发现,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已悄然成为现实:一辆没有司机的汽车正安静地等待着带你驶向下一个目的地。




LINK链接

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

Waymo的自动驾驶技术经历了数百万英里的公共道路测试和数十亿英里的模拟测试,通过丰富的数据积累,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遥遥领先,展现出出色的成熟度。

全自动驾驶体验:Waymo Driver能够完全自主驾驶,从乘客上车到安全送达目的地全程无需人为干预。乘客只需坐在后排放松享受旅程,便能由Waymo Driver平稳、安全地抵达目的地。

精准地图绘制与实时定位:在Waymo Driver进入新区域前,Waymo会绘制详细地图,包括车道线、停车标志、人行横道等细节。这些地图结合车辆的实时传感器数据和人工智能,确保Waymo Driver始终知道车辆的精确位置,无需依赖GPS。

全面感知周围环境:Waymo Driver的感知系统依托先进的传感器与AI技术,实时解读复杂的周围环境,包括行人、自行车、车辆及施工区域等。同时,它能识别交通信号和临时标志,为自动驾驶提供关键信息。

预测与规划:驾驶环境中有许多对象,每个对象都有独特的行为模式。Waymo Driver通过分析数百万英里的真实驾驶数据和数十亿英里的模拟驾驶经验,结合实时数据,精准预测周围车辆、行人或其他对象的潜在行为,并快速制定应对方案,确保行驶安全。

多维传感技术:在过去十年里,Waymo已开发出一个包含多种传感器和计算功能的集成式系统,这些传感器和计算功能会协作运行,使Waymo Driver能够全面了解车辆周围的环境。无论昼夜,也无论远近,Waymo Driver始终都能清楚地观察到车辆周围的一切动静。

激光雷达(即光线探测与测距技术)可绘制出车辆周围环境的3D图像。它们位于车身各处,用于向各个方向发送数百万个激光脉冲,然后测量它们从对象上反弹回来所需的时间。

摄像头可让Waymo Driver同时全方位观察车辆周围的动静。它们采用高动态范围技术和热稳定性设计,在日光和弱光条件下都能“明察秋毫”,甚至能识别数百米外的交通信号灯、施工区域以及环境中的其他物体。Waymo的捷豹I-PACE车辆装有29个摄像头。

雷达使用毫米波频段为Waymo Driver提供对象的距离和速度等重要细节。雨、雾和雪都不会影响雷达正常运行。

Waymo的车载电脑整合了服务器级的最新CPU和GPU,是Waymo Driver的“大脑”。它能实时执行多项操作:获取汽车上数十个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识别不同的对象(例如其他汽车和行人),并规划通往目的地的安全路线。



撰文— AI 

编辑— 邹健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