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未来城市的新混合体

未来城市的新混合体

摘要: BIODIGITAL ARCHITECTURE

建筑不应只是静态的物理空间,而应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界面。






跨学科交流将如何拓展建筑领域?我们创造的世界会如何进化?未来,“城市、自然、文化”等概念的划分会不会越来越模糊?我们所在的星球是不是独一无二的?—正在丹麦哥本哈根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举办的名为“生命结构”(Living Structures)的展览,将话题锁定在对可持续生活与建筑设计创新的多角度探讨上。

作为该博物馆新系列主题展“建筑连接”(Architecture Connecting)的首场展览,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3月23日,旨在呼吁大众重点关注气候危机时代的建筑与设计发展。来自伦敦的建筑设计创新工作室ecoLogicStudio作为参展方之一,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Innsbruck University)共同创作了装置作品《深林》(Deep Forest),吸引了大量参观者的围观。

整个装置以菌丝体的应用为核心展开,设计者利用当地采购和制造的材料来建构了装置主体。菌丝体作为有机体,就是装置的主要结构和组织元素,现场很多可生物降解柱子都是以菌丝体为基础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的应用,展示了其作为生物建筑材料在未来的巨大潜力。

会呼吸的建筑材料

ecoLogicStudio最令人瞩目的创新之一是将微藻作为建筑材料广泛应用。微藻不仅是一种生命形式,更是一种具有生物智能的“活性材料”。它们可以与建筑的技术和结构系统互动,从而实现能源生产、二氧化碳吸收以及废物处理。这种材料的选择来源于他们对传统绿色建筑理念的反思,他们希望打破将“自然”作为建筑装饰元素的观念,而是要探索自然作为功能性、动态性组件的潜力。

通过利用这些微藻,能够创造出可以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深林》一共使用了102根回收桦树桩,其中容纳有多种真菌物种,旁边排列的44个装有蓝藻和海藻的玻璃容器,这些容器可以为展览空间提供氧气并封存二氧化碳。据该ecoLogicStudio介绍,这些容器每天可捕获约600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成熟森林,而里面的微藻品种有来自当地海岸线常见的大型藻类和螺旋藻。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合成景观实验室在20个生物降解器的3D打印过程中也使用了这些藻类含有的生物质,这些生物降解器还能促进新结构网络的生长。

ecoLogicStudio透过他们的作品,证明了生物数字设计的潜力,利用这些创新生物材料,他们展示了建筑和技术自然化的可能,与现代主义的机械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建筑环境中展示技术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共生关系,一直是ecoLogicStudio展开生物数字设计研究工作的核心。

ecologicStudio由Marco Poletto和C l aud i a Pasquero创立于2005年。Pasquero是一位建筑师、策展人、作家和教育家,她的工作和研究涉及生物学、计算和设计的跨领域学科。Poletto同是建筑师,也是教育家和创新者。自创立以来,他们始终专注于气候和碳中和议题,主要研究如何将光合作用融入建筑设计,以及如何通过生物机制,重新为未来建筑和城市规划“编写程序”。

他们开发了可以应用于不同规模的系统:从家居内饰、办公环境到建筑立面和公共空间。目前,他们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城市基础设施层面,旨在设计出分散化的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他们推出过很多让生物技术和建筑学都为之赞叹的作品,比如,融入了藻类的私家花园BioBombola、探索光合作用建筑认知潜力的Storytelling Bio、可自给自足、实现碳中和营养循环的住宅Curtain BioTech Hut,还有采用空气净化微藻生物技术的AirBubble系列等项目。

构建修复空间

在AirBubble的设计理念基础上,他们为一家瑞士消费者保健公司设计了一个休息空间,这是世界上首个将空气净化藻类培养与药用植物相结合的生物技术医疗花园。该项目开创了一种新的“修复空间”概念,旨在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平衡工作与身心健康,同时可以进行互动和放松的地方。

AirBubble的这个最新项目位于瑞士尼永(Nyon),休息空间由一个6米高的圆柱形木结构组成,分3层连接,包裹在ETFE膜中(ETFE膜材料成分为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木质结构的中间部分有36个硼硅酸盐玻璃大型生物反应器,其中装入350升的活绿藻培养物,每分钟可以过滤150升污染空气流。当液体介质清洗颗粒时,藻类会主动吞噬污染分子和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新鲜清洁的氧气。

气泡修复空间的建筑形态增强了过滤过程,倒锥形的屋顶膜进一步刺激了空气再循环和自然通风,藻类园艺系统的白色冒泡声,还可以掩盖附近卡车在码头装卸货物的噪音,营造出一种平静的氛围,非常适合缓解身心压力。此外,在这个类花园的空间内,收获的生物质还可以做成藻类饮料和植物蛋白面包,纳入食堂菜单,也可以用作野生草地的肥料。

当访客走进这个空间,会在里面发现更多细节。木结构设计与地面的接触由26个接地螺钉固定,ecoLogicStudio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使用混凝土柱或墩柱,这种结构解决方案完全不会破坏景观,而且灵活性极好,可以随时拆卸。此外,通过实施根据季节生长的当地植物和整合雨水收集,AirBubble修复空间不需要使用灌溉水,在节省水资源上也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它甚至还配备了一个监测系统,集成了城市空气污染传感器,可测量6种核心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指数,而这个空间能够吸收空气中97%的氮气和75%的颗粒物。AirBubble修复空间这个概念系列此前也曾在沙特设计节等多个大型活动上展出过。

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设计和建筑界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个话题时,联合创始人Claudia Pasquero回答说:“我们希望人们的兴趣从形态学转向形态发生。建筑师不应该只关注静态形式,还应该关注形式、能量和过程之间的关系—更动态的元素。我们需要与科学家系统地合作,研究包括计算、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方法和设计技术。重要的是,设计能够适应这些动态。



撰文— 弗尤 

图 — ecoLogicStudio 

编辑 — Lynn Lee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