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黎贡山这片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最珍贵的“物种”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觉醒中富裕起来的村民。
高黎贡山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并于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保山市下辖的腾冲五合乡小地方村是唯一一个地处高黎贡山腾冲市段腹地的村子,与生物走廊带接壤,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既要严格遵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要求,又要从“靠山吃山”的传统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
一个由政府支持、商业拉动、村民配合的“受益于生物多样性,又反哺当地生态环境”的故事在此上演。以旅行箱起家的路易威登也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并以此来重塑精品行业的生态责任范式。在追寻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旅行中,我们与路易威登发现,这场在横断山脉深处的实践,改写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底层逻辑—最好的保护,是让守护者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赶早班机从北京飞往云南保山市,还来不及从北京城里裹着料峭的玉兰花香中清醒过来,就一下被一座南北走向的巍峨山体所吸引。
从高空俯视,这座绵延600余千米的山脉,从西藏高原的冰雪世界一路延伸至中南半岛的热带雨林,横跨了北半球五个纬度。而山脉的宽度仅有几十千米,海拔高度差异又显著(最高处达到5128米,最低点则为210米),让这条山脉保存着地球上唯一从湿润河谷热带森林到亚高山寒温性森林过渡的完整区域,串联起了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的两个,即东喜马拉雅山地与印—缅地区,是公认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它,便是高黎贡山。“如果把高黎贡山当作一个风光旅游目的地,你可能会失望。这里的风景资源乏善可陈,它是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聚集地,除了绿色和紫色的大树杜鹃花外,没有太多其他的色彩,也没有瀑布景观。”云南康藤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云深耕云南旅游市场十多年,对云南各地的景观特征了如指掌,他表示:“高黎贡山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居全球首位,绝对是生态旅行、自然教育的样板地。”
徒步爱好者在高黎贡山进行徒步
飞机缓缓降落,一辆红色的越野车已等待多时。保山市下辖的腾冲五合乡小地方村的村民王国怀正笑盈盈地站在车旁,“再有不到3个小时就到我们村了”。
伴随着盘山公路带来的阵阵耳鸣,山林中微风拂面,一阵阵的凉意和清香沁入鼻尖,我们便知,高黎贡山近了。晚上10点,我们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小地方村,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腾朗村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居住着109户农户共525人,原是五合乡较为贫困的一个自然村。
站在村中央,抬头便可见对面山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森林带—上面是树梢圆钝的阔叶林地带,下面是树梢像是被削尖了的松针林地带。“上面是国家林,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片区,下面是集体林,属于我们村民的。”五合乡腾朗村小地方的村支书黄艳丽告诉我们,“小地方是唯一一个地处高黎贡山腾冲段腹地的村子。”它距离国家自然保护区仅有几千米,这里的村民既肩负着守护这片高黎贡山腹地的义务,又不得不从“靠山吃山”的传统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寻找新的可持续的生存之道。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富山,这就是小地方村最近几年发展的主线。”黄艳丽的一句话印证了此次生物多样性探索之旅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不正是一个让当地的生态环境守护者们过上体面生活的行为吗?
广义上的高黎贡山山脉上有四个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地总面积4725平方千米。但四个保护区并不是连续的,在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间,有一段狭长的山林区域,这片区域处于保山市隆阳区、腾冲县(今腾冲市)、龙陵县三县区交界地带,周边人口较为密集,涉及3个乡镇、18个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包含小地方村)。当地村民砍柴、挖菜等传统靠山吃山的生活习俗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两个自然保护区之间被两条公路隔成“断带”,影响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1996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两个自然保护区之间的林地被划设为“生物走廊带”,并被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设置了赧亢、整顶两个管护站,由护林员长期值守,进行全方位保护。生物走廊带的建成有效解决了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孤岛化和破碎化问题,确保了物种的迁徙和基因交流。
曾担任赧亢管护站站长的李家鸿是白眉长臂猿(Hoolock Gibbon)的发现者。他原是高黎贡山山脚下的一名小学校长,为了追逐白眉长臂猿的身影,成了高黎贡山管理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当时,在整个高黎贡山片区,长臂猿一直处于“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状态,影像资料一直是空白的。为了拍到辖区长臂猿的影像资料,李家鸿每天巡山的标配是:一部相机,一碗拌上辣椒的米饭,乱石为床,天空为被。
绿喉太阳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 无危。摄影:胡风
2005年,他成功地在生物走廊带拍到了高黎贡山片区第一张长臂猿的照片,经专家鉴定,被命名为新物种“高黎贡白眉长臂猿”,也叫“天行长臂猿”。该物种是近百年来第二个被命名的长臂猿新物种,也是唯一由中国专家团队命名的长臂猿物种。
小地方村的村民董明晓是一个“90后”,他此前对“生物多样性”这个词一无所知,如今也已成为一名自然导师。今年清明节前几天,他带领一批游客,在生物走廊带的一条徒步路线上发现了一种开着黄花的植物。作为土生土长的小地方村村民,董明晓对家周围的植物早已司空见惯。但这朵花却让他的植物学朋友惊叹道:“千万不要动它,它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独蒜兰,属于还未在高黎贡山腾冲段腹地发现过的种类。”
尽管才29岁,自然导师胡风已有10年的观鸟经验,他曾走遍国内外多地鸟类天堂去观鸟,也来过高黎贡山十多次,在国内目击鸟种约800种。在他眼里,小地方村的康藤·高黎贡帐篷营地是最佳观鸟的地点之一。这里是最容易见到高黎贡山顶级猎食者林雕(Ictinaetus malaiensis)的地方,晴天正午总能看到多只林雕借着热气流起飞,盘旋高空。林雕是一种体长六七十厘米,翼展1.4米左右的大型猛禽,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同样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环颈山鹧鸪(Arborophila torqueola)是一种胆小的雉类,虽然难得一见,但它的叫声却总环绕在营地周围。
“跟其他较为成熟的观鸟经济中常见的‘鸟塘’设置投喂点吸引鸟类的方式完全不同,康藤帐篷营地追求更加自然,对鸟类影响更小的观鸟模式。它在设计之初将栈道搭建在树冠层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树冠层是大多数鸟类活动的区域,通过这一设计,观鸟人在栈道上也能近距离欣赏小鸟自然地舞动和歌唱。”胡风说,自然界有它自己的节奏和法则。“设置投喂点是否对鸟类产生不利影响”这一话题还在鸟类学家的研究中,但尽量不干扰自然,是目前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付出的最大诚意。
生物走廊带的成功经历了颇多的曲折。当初,在推进这一建设时,遭到了周边村民的反对。比如,上山砍柴。
小地方村冬天取暖以烧柴为主,漫步在小地方村,家家户户都堆着高高的木柴。但因与生物走廊带接壤,村民不能随意进山砍柴。“管得太严了。”习惯了靠山吃山,进山砍柴的村民遭到护林员的阻挠后无奈地说。有的村民成为护林员后,更遭到了村里人的集体排斥。
有些人选择外出打工。董明晓就是村里第一批外出打工的青年。“当初,我家周围很多地方都被保护起来,什么都干不了,我不如出去打工挣钱。”董明晓说。
研学团的孩子们在高黎贡山跟着自然导师学习自然知识。图源:真知惟行研学
据了解,小地方村以前种植在保护区的草果,因村民无法随时进入保护区而缺乏管理,产量大幅下降,一年的经济损失约100多万元。
改变靠山吃山的传统生活方式,寻找新的致富之路,迫在眉睫。
当地党委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村里的地面做了硬化,铺设了鹅卵石,解决村民用电问题,设置集体林种植区,通过审批满足村民的用柴需求。
同时,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也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在生物走廊带周边区域实施了中荷生态合作项目、扶持村民发展养殖,种植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种植,从靠山吃山,转变成靠山富山。
2017年,康藤高黎贡帐篷营地的进驻也让当地的村民多了一条致富的通道。
在高黎贡山枝繁叶茂的森林边缘,1000米长的高空栈道顺山势起伏延展。康藤·高黎贡帐篷营地将15顶自然探险风格住宿帐篷与5个公共空间抬升到了树梢之上。正是得益于当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高端客群,在帐篷营地可以跟着自然导师,追寻国内种群数量不足200只的天行长臂猿、小熊猫、珍稀鸟类等。
“做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就是对当地的原住民有帮扶。”周云表示,大多数划为自然保护区或者国家公园的地方,已有原住民,如何提升原住民的福祉,决定着这是否是一个可持续的旅行项目。”周云表示,康藤品牌旗下的每一家帐篷营地都必须根据实际的生态脆弱程度和可承载力来设计。
董明晓在外出打工后返回小地方村接管父母的农家乐,正值康藤开业前的筹备时期。对于康藤,董明晓深感新奇,他不明白为什么康藤要在树梢上搭建帐篷。后来,经常帮康藤接待游客的他发现,游客变了—与以往来自腾冲市区的游客不一样,新一波的游客大多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喜欢徒步、户外探险,或者越野,对那些他司空见惯的植物或虫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认定这里一定有着未被开发的巨大商机。“山上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叫里白。我以前特别烦它—繁殖快,长得茂盛,没有想过去保护它。但是自从一位珠宝设计师来到这里,以里白为灵感设计了一些珠宝后,我才发现它们确实很美,我们需要去保护这种美。”董明晓表示。
“想要让村民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教育行为的作用不大,市场行为的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周云表示,“要让村民们明白,外面的游客是冲着这里的青山绿水来的。当原住民因旅游业认识到这些动植物是自己的宝贵资源时,他们就不会去破坏这些资源。”
王国怀是村小组的组长,他除了组建运输车队运送游客外,还开起了民宿。目前,王国怀家有11间房,是村子里房间数量最多的民宿。家庭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
康藤高黎贡山帐篷营地俯瞰图
伴随着户外、徒步、自然研学等高端游客的到来,小地方村一个月可以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次,农家乐营业额12万元,特色民宿收入1万元,销售农副产品3万元(2024年3月数据)。2025年,村里新增了一家农家乐、一家民宿、三家农副产品小卖铺。
“我们还在积极引进更多项目。”黄艳丽说,正在建设中的水库,搭配环湖路,吸引着外地高端自行车商的目光,而因扩建需要搬迁的27户村民,政府也已留好了搬迁之地。
清明节第一天,王国怀收到了大女儿考上研究生的消息,他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望着对面的高黎贡山,满脸笑意。送我们离开的那一天,他与爱人亲手为我们做了一顿送别宴,挥手告别时,他说:“2026年3月,是大树杜鹃花开花的大年,自然公园里有一条徒步路线会被铺满红色的花朵,欢迎您再来!”
撰文、编辑 —万慧
摄影 — 李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