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丹麦:多维度探索可持续发展

丹麦:多维度探索可持续发展

摘要: DENMARK:DIMENSIONS OF SUSTAINABILITY






小至自行车和民宅,大至万吨巨轮和海上风电场,均是丹麦绿色转型的缩影。

 


 






如果要随便聊聊丹麦这个国家各种不可思议之处的话,可能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不少例子了。

从文学作品来讲,深受爱戴的文学巨匠安徒生,写童话也可以写出让全球数代人无不动容并心折的悲剧之美,算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成就了吧。

《海的女儿》自1837年出版以来,不知曾经读哭了多少青春期的女孩子。源于这个童话故事,问世于1913年的小美人鱼雕像端坐于哥本哈根港东北端至今也已将近110年,而她温柔恬静又难掩悲伤失意的小小身影,不管阴晴雨雪总能为首都哥本哈根平添几分诗意和情味。

安徒生故乡在菲英岛的欧登塞(Odense)。在这个丹麦第三大城市,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设计的新安徒生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有1年多,很多闻名而至的游客在这里可以将自己全身心沉浸于童话世界之中,小孩子自是乐在其中,而大人也在此找回了纯真的童心。

当然,位于西兰岛东海岸的首都哥本哈根更是游客常年云集之地了,每年前去探访小美人鱼雕像的游客就多达500多万人。

如果从小美人鱼雕像所在点往东南方远眺的话,隔着波光鳞鳞的海面,可以看到一座散发着科幻美感的银光闪闪的“山坡”——它就是CopenHill了。

CopenHill又称Amager Bakke(意为阿玛格山),它其实是阿玛格生活垃圾发电厂(ARC)的所在地。

CopenHill每年能将多达44万多吨生活垃圾焚化并转化成清洁能源,为15万户家庭供电供暖,却一点也没有普通垃圾处理厂的令人生畏。实际上如果你走近它,会发现这“山坡”自上到下都洋溢着玩乐气氛。

说起来,这还真得佩服比亚克·英格尔斯(Bjarke Ingels)这位丹麦杰出建筑设计师以及“BIG”(全称为Bjarke Ingels Group)设计团队的不凡想象力和大胆创意了——

CopenHill厂房顶被设计成一条450米长、60米宽的人造滑雪坡道,最陡的地方坡度高达30%,滑雪坡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不管是高阶玩家还是初学新手,都可以到此玩个痛快;

生活垃圾发电厂 CopenHill 厂房顶被设计成人造滑雪坡道

CopenHill最高的一侧,则是85米高的攀岩墙,适合喜欢寻求刺激的年轻人来此一展身手;

只想爬爬“山”、跑跑步的人,也可在“山坡”上的远足小径和跑道上活动活动筋骨,顺便观摩一下路旁种植的各种不乏野趣的植物;“坡”顶的露天酒吧和“坡”底的餐馆,也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更是休憩身心的好去处。

将总面积达4.1万平方米的巨型垃圾处理厂建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不远处,竟然还能变成公众健身娱乐的好玩“山坡”,更成为每年可吸引来30万名访客的地标性建筑,这样的“快乐主义”可持续建筑杰作,也称得上不可思议了吧。

虽然国土面积只有4.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590多万人,丹麦却是个科技创新强国。

在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上,它高居第10位。

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个科技强国,民众却非常热衷骑自行车出行。自行车可称得上是“老古董”了,哥本哈根最早在1892年就设立了自行车道。过去130年多来,丹麦的自行车文化却是历久弥新。

2021年,丹麦全国64%的人拥有自行车,平均每人每天骑自行车1.2公里;而在哥本哈根首都大区(包括29个市镇),6岁以上的人口中多达74%的人拥有自行车,平均每人每天骑自行车2.2公里。

据了解,哥本哈根的自行车数目甚至比汽车高出5倍。

丹麦大城市的居民比小地方的人更爱骑自行车。在前三大城市中,哥本哈根每人平均每天骑自行车3公里,奥胡斯(Aarhus)和欧登塞则分别为1.9公里和2.1公里。

哥本哈根四成多的人骑自行车上班或上学,而且它计划到2025年将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至50%。

目前,其独立自行车道总长度已达380多公里,而丹麦全国自行车道总长度则达1.2万公里。

2019—2021年,丹麦国家层面(不包括各市镇的投资)对自行车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达2亿多欧元;2021—2035年,丹麦还将在该领域再投入约5亿欧元。

事实证明,这些投资其实很合算——丹麦人每骑行1公里,就能带来0.8欧元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哥本哈根首都大区为例,骑行每年能为政府省下近10亿欧元的支出,而人们请病假的天数则减少了100万天。据统计,每天骑自行车出行的成人,生病的机率较其他人低30%。

为鼓励更多民众骑自行车上班,丹麦还积极建设自行车高速路,优先考虑通勤者的需求,在点与点之间建设更直线的路线以缩短距离帮他们大幅节省时间。

据悉,丹麦计划到2045年,在目前已有的200多公里基础上,再新增60多条总长度将达850多公里的自行车高速路。

2022年为“丹麦自行车之年”。这一年7月,环法自行车赛最初三个赛段于哥本哈根、 罗斯基勒—尼堡(Roskilde-Nyborg),维勒—森德堡(Vejle-Sonderborg)举行。

7月24日,21个赛段的比赛全部结束,丹麦选手乔纳斯·温加德(Jonas Vingegaard)以79小时33分20秒的成绩(比亚军快了2个多小时)夺冠。丹麦举国自是为此欢腾雀跃。

丹麦既安全又便利的自行车基础设施及富有活力的自行车文化,显然已为其国家形象增添了不少光彩。在欧洲乃至全球,能与它匹敌的恐怕只有荷兰了。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自行车友好城市正是哥本哈根和荷兰阿姆斯特丹。

可以说,对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也是丹麦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方案及宜居性等方面的雄心的一个体现。





可持续建筑荟萃之地

2020年5月,哥本哈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及国际建筑师联盟(UIA)确定为2023年世界建筑之都,成为继里约热内卢之后,全球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而它的胜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正因在上述3个方面的出色表现及坚定决心。

今年1月17日,“丹麦建筑之年”已正式于哥本哈根市政厅及国王新广场拉开序幕。“建筑之年”的合作伙伴共有120多家,将举办的展览和活动则总计多达300多场。近几个月,已陆续登场或即将亮相的展览和活动有下面几个——

1月,讲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丹麦建筑师马丁·尼鲁普(Martin Nyrup)如何创造哥本哈根市政厅的展览已在市政厅推出;同月,在国王新广场举办的则有历史建筑镜像回顾展(Reflections in Common);3月,“Open House”活动向公众开放了50多座平素不对外开放的建筑;6月,哥本哈根野餐大会将迎来4000多名参加者;夏末时,还会有Bevica基金会(该基金会以提升城市包容力和无障碍水平为宗旨)举办的大型活动……

7月2日—6日,UIA世界建筑师大会将在哥本哈根贝拉中心(Bella Center)召开,届时将会有1万多名重要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参加会议,讨论聚焦未来的建筑、城市规划可持续方案及城市设计等热门话题。

早在2021年3月,丹麦就出台了可持续建筑国家战略,并在当时设定了分阶段实施的时间线——

从2023年开始,所有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型楼宇在建设时均必须遵守国家对碳排放量的限制,即不超过12公斤碳排放当量/平方米/年;到2025年将这一上限进一步降低至10.5公斤;2027年降至9公斤;2029年降至7.5公斤。

丹麦提出应聚焦建设这5种建筑——气候友好、持久高质、资源高效、能源高效&健康无害、支持数据化;

它还提出可持续建筑应具备3个维度:环保质量、社会质量、财政质量。可持续建筑必须对环境和资源无害,对民众的健康生活有益,并在生命周期成本与建筑质量上取得平衡。

丹麦建筑的历史可溯源至1000多年前维京时代军营的建设,而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丹麦建筑又经历了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及巴洛克等风格的融合或转变。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丹麦共有10个地方入选,其中著名的历史建筑就有4处——

10世纪时基督教传入丹麦,信教的“蓝牙王”哈拉尔•布鲁特斯(Harald Bluetooth)于是在日德兰半岛中部建造了耶灵墓地、符文岩及丹麦首座木结构的简朴教堂(Jelling Mounds, Runic Stones and Church);

1160年,砖作为新型建材开始被引入丹麦,西兰岛中部庄严精整的哥特式罗斯基勒大教堂(Roskilde Cathedral)正是在12&13世纪由红砖砌成;

始建于1574年的克伦堡宫(Kronborg Castle)位于西兰岛北部,面向分隔丹麦与瑞典的厄勒海峡,其文艺复兴时代风格乃拜当时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所赐,而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将它作为故事场景所在地埃尔西诺(Elsinore)写入其巨著《哈姆雷特》,更让它多了些许浪漫文学色彩;

1773年建于南日德兰半岛的摩拉维亚教派居留区克里斯丁菲尔德(Christiansfeld),统一质朴的黄砖红瓦建筑则将启蒙时代被唤醒的社会平等及社区精神传递至200多年后的丹麦人群中。

除了这4个地方,丹麦其他著名历史建筑还有女王居住的阿美琳堡宫、菲英岛的伊埃斯科城堡、希勒勒市(Hillerød)横跨3个湖中岛的腓特烈堡宫、巴洛克式的“丹麦凡尔赛宫”弗雷登斯堡、18世纪洛可可式风格的克里斯蒂安堡宫等。

众多历史建筑古朴悠远的气息熏陶了人们的气质,而随处可见的现代建筑独特优美的创意亦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只有身处丹麦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小确幸”。

丹麦在2023年《世界幸福报告》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图为首都哥本哈根景观

今年7月初即将于哥本哈根举行的第28届UIA世界建筑师大会,主题是“可持续的未来——一个也不能少(Sustainable Futures – Leaving No One Behind)。

丹麦的可持续建筑从数目而言“一点也不算少”,丹麦政府在推广可持续建筑方面则不乏“一个也不能少”的决心。不妨来看看这几个可持续建筑范例——

哥本哈根大学科学学院所在的“绿色灯塔”(Green Light House)是丹麦第一座碳中和建筑,而由健康医药学院延伸出来的科研大楼马士基塔(Maersk Tower)则拥有最节能的实验室,这里的废能再循环利用程度之高前所未见;

希勒勒市的Solrødgård气候环境公园占地50公顷,总投资10亿丹麦克朗,当中由亨宁·拉森(Henning Larsen)设计的Solrødgård水处理厂,几乎整体隐藏在草皮屋顶之下,但访客透过其玻璃立面又可观摩水处理的全过程,可以说正是建筑连接自然理念的最好体现;

奥胡斯北部Lisbjerg地区最新建成的Circle House,则是全世界首个完全遵循循环经济原则来建造的社会福利住宅区。这里由3XN/GXN等几家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设计的60套住宅,生命周期将具备更高的灵活度,而其所采用的建筑材料90%可供拆卸后再利用。为了实现这一点,其建造过程需要整条价值链共60多家公司合力。实际上,这是一个由丹麦环保局等机构支持的可规模化的展示性项目。

不但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性建筑重视节能环保,连普通民众的社会福利住宅也贯彻可持续理念,这也是丹麦一个不可思议之处吧。




 

幸福国度的“绿”色闪光点

丹麦是全球税收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个人所得税最高能达收入的一半,许多商品的增值税高达25%,新车购置税高达150%……尽管如此,在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排行榜上,它却常常不可思议地名列前茅。

2023年,在全球上榜的156个国家中,它以7.586分高居第二位,仅次于7.804分的芬兰。

进入前10名的其他国家依次为冰岛、以色列、荷兰、瑞典、挪威、瑞士、卢森堡及新西兰;中国则以5.818分排第64位。

丹麦能成为全球“第二”幸福国家,与它是一个完善的人均GDP约达7万美元的社会福利国家有关。

在丹麦看病基本不用自己花钱、上大学不需交学费还有生活费可领,儿童照管有国家补贴,老人不愁养老金甚至得享护工上门服务……整个社会洋溢着平等、安全、互助的轻松气氛。

怪不得丹麦人并不抱怨高税收,反而总能乐享生活或自得其乐,用丹麦语来说就是活得很“hygge”啦。

2022年,在经济学人智库(EIU)全球最宜居城市榜单上榜的173个城市中,哥本哈根也高居第二位,仅次于维也纳,领先于苏黎世、卡尔加里、温哥华、日内瓦、法兰克福、多伦多、阿姆斯特丹、大阪&墨尔本(并列第10位)等其他城市。

该榜单综合考量的因素包括各个城市的稳定、医疗保健、文化、环境、教育及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

说起丹麦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2021年4月,丹麦就出台了题为“Denmark Forward”的2035年规划方案。

该方案将在15年间投入1600亿丹麦克朗(约215亿欧元),升级现有的公路网及铁路网,改善公共交通设施,以促进丹麦的绿色转型。

其中,115亿欧元将投向公共交通领域,86亿欧元用于建设未来新道路,14亿欧元用于建设3个地区性项目,4亿多欧元用于建设自行车新基础设施。

目前,丹麦高速公路总长度已达1100公里,而且它还是全球人均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之一,这也有点不可思议吧。

新冠疫情3年多以来,丹麦GDP除了在2020年同比下滑2.0%之外,2021年和2022年同比分别实现了4.9%和3.6%的增长,其经济基本安然无恙,可以说展示出不可思议的韧性。

如果你浏览一下2022年丹麦各行业对GDP的增加值(GVA)的话,会发现贸易与交通正是其最大的经济引擎,GVA约达856亿欧元,接下来才是公共管理、教育&健康(约620亿欧元)和制造业(约411亿欧元)。

交通方面,丹麦的A.P. 穆勒-马士基(A.P. Moller-Maersk)2022年年收入高达815亿美元,而去年年初它还确立了到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也算是全球物流业(每年碳排放量高达35亿吨)的绿色转型先行者了。

贸易方面,2022年丹麦出口总额约达2580亿欧元,包括约1400亿欧元的商品出口,以及约1180亿欧元的服务出口。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7.9%,其中商品出口增长了5.4%,而服务出口增长了11.5%。药品等化学相关产品、机械设备、工业制成品、生猪及食品饮料的出口额最高。

丹麦最大的出口市场是美国,2021年5月—2022年5月,它对美国的出口额达2000亿丹麦克朗(约290多亿美元)。

丹麦的离岸风力、沼气及水资源可持续解决方案在美国市场均签下了金额可观的大订单。丹麦海上风电巨头沃旭(Ørsted)、生物沼气公司Ammongas等企业在美国市场则堪称风头强劲。

实际上,早在2021年丹麦就确定了加强对美国绿色出口的4大重点领域——海上风电、能源效率、水资源、可持续食物及农产品。

论绿色产品出口份额,丹麦目前在欧盟27国中已是领先者。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 (中 ) 及新政府将全力加速丹麦绿色转型

丹麦早在1991年就成功建造了全球首个海上风电场,如今它是欧盟海上风电计划加速推进时最倚重的国家;

生物沼气是丹麦除风电之外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目前生物沼气在其燃气管网中占比已达25%,为全球首个实现如此高占比的国家;

丹麦水资源科技也很发达,其全国饮用水管道总长度接近4.5万公里却仅丢失约7.22%的水,水力部门也已确立了到2030年实现能源及气候中和的目标……

丹麦的目标是到2023年将碳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70%,而去年年底丹麦新政府上台后宣布丹麦将比原定的2050年提前5年于2045年实现碳中和——这难道不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吗?

“我们将倾尽全力打造一个更强、更绿、更安全的丹麦”—这是丹麦女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的最新宣告。








撰文—布浩 

编辑—LIN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