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横琴数链朱嘉明:元宇宙让创新在未来发生

横琴数链朱嘉明:元宇宙让创新在未来发生

摘要: Metaverse










近年来,元宇宙逐渐成为热门词汇,众多巨头纷纷抢滩相关市场。根据彭博行业研究,元宇宙市场的规模到2030年可能达到6000亿美元。未来元宇宙的数据量级人类能否应对?工业元宇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元宇宙中的人际关系是否会替代现实中的情感?《商业周刊/中文版》近期就元宇宙未来发展专访了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朱嘉明。

你曾在《商业周刊/中文版》2022年展望论坛的演讲中提到,全球数据交流量级越来越大,2020年已达到60ZB。英伟达的CEO黄仁勋曾经在100多分钟的展示中,其虚拟人形象只出现了14秒,以这个数据量计算,未来元宇宙的数据量是否会呈现指数级增长?

这是元宇宙最尖锐的问题,元宇宙无疑会推动过去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的大数据增长进入新的等级,目前来讲还难以估算。但显而易见,元宇宙产生数据总量和对能源的消耗会远远超过互联网。它会极快地刺激5G的世界性布局,并推动6G时代到来。大数据曲线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高峰应该在两三年之后。同时,元宇宙会改变存储技术,改变人工智能对元宇宙的影响模式。

你之前说,元宇宙的真正实现可能需要30年,为什么?

互联网一共发展了差不多60年,真正完全的商业化应用,完成从PC形态到以智能手机为形态的移动互联网用了15年左右。元宇宙如果以2022年作为标志性年头开始,应该是每10年会有一个代际改变,30年意味着元宇宙目前的设想、技术基础、应用场景会完全成熟化,但它究竟会造成多大的数据量?元宇宙所造成的数据量第一个等级是进入到YB一亿亿亿字节的规模,可能在3-5年就能达到。目前为止,人类为数字经济所做的基础设施建设,会突然因为元宇宙进入全方位运营,资源闲置会大大的改变,甚至可能不足以应付元宇宙的需求。元宇宙产生的数据爆发性的增长和需求,可能会有一些创新在未来发生。

你此前的文章多次提到工业元宇宙和工业5.0,具体特点是什么?比如说电力传统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元宇宙技术,发展瓶颈是什么?

工业4.0曾经是大家公认的方向,基本特征是从工业3.0的信息化进入智能化,这个概念首先是由德国提出,到现在为止已经十几年,但是大多数传统工业企业,包括高科技工业企业一直在路上,同时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改造、引入人工智能。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工业4.0必须和工业互联网联系在一起,而工业互联网需要工业元宇宙的思维和技术,在这10多年里,人们没有办法想象所缺的正是元宇宙的优势所在,即把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技术全面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实现工业互联网,工业4.0才能实现,工业互联网加工业4.0就等于工业5.0,工业4.0和工业5.0的差别就在于是不是做到“元宇宙化”。

元宇宙化在工业上的实施不是把工业简单通过数字技术孪生到虚拟空间状态,而是整个工业的制造过程、工艺过程、所有的细节不仅可以数据化,智能化,而且是可视化、即时化,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直接映射。这对于未来工业管理是一个革命。它会解决由人力、机器人在现场管理的死角,当进入元宇宙状态,你可以真正实现360度全息即时的观察和管理。

现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难题,但不是不可逾越。最大的难题就在于怎么把数据完全转化为3D状态,比如一个工厂每天要消耗很多电力和能源,这些数据全知道,但你要知道数据发生在哪个车间、哪个时段,是不是能够在元宇宙中体现出来,还是有挑战性的,而克服这些困难是时间和成本的问题。

你曾经在科技资本主义的文章中提到科幻小说对科技大佬的影响,从比尔·盖茨到马斯克都有比较明显的代际特点,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美国企业家的一个传统就是企业家和发明家结合得很紧,所以才有像爱迪生、特斯拉这样的人。20世纪中后期以后,比尔·盖茨、马斯克他们出身的环境有两个非常明显的文化特质,一个是他们是在IT革命早期阶段成长起来的,这代人小时候就知道计算机,不管计算机在当时水平多么的低。相对于美国,中国同代人就没有这样的条件。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已经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第一次从计算机看到互联网已经是1985年了,这已经太晚了。

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他们是伴随着科幻小说走出来的,而在中国,我们对科幻小说的理解和能够阅读的范围非常有限,成长过程没有跟随科幻小说一代一代演进,丧失了以科幻小说为原动力的创新过程。

他们对于创新的理解和我们是有差别的,他们创新是实现他们在科幻小说中现实不存在的东西,而我们的创新只是基于现实中传统产业和工业科技,在这样的前提下创新也好、研究也好,差距很大。

你觉得未来元宇宙对个人意味着什么?携程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曾说,元宇宙是用低成本创造各种乐趣,甚至可以替代爱情和亲情,但是将会造成人口风险和科技停滞。对此,你怎么看?

我特别主张大家有一个心态和思想是,元宇宙将来是多元的、多样化,不存在一种元宇宙模式。元宇宙给所有人公平的机会,来创造一种补充于现实世界的经济和生活方式。

元宇宙完全是一个低成本的字眼,意味着进入元宇宙的人似乎是有特定的生活价值观的群体。未必。因为未来世界大家有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选择,你就会进入不同的元宇宙。

元宇宙很难实现垄断,它和平台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既不能把元宇宙媚俗化、简单化、庸俗化、商业化,也不要把元宇宙想的那么神秘、高大上,元宇宙就是大家未来寻常的社交平台,一个家庭自己就可能组成一个元宇宙。元宇宙可以存在三天,也可以存在三年五载,跟今天微信社群一样,只是它增加了很多新元素,更符合人性,更使这种东西具有连接性。将来的元宇宙有高成本的,也有极其低成本的。比如做一个巨大水电站,或者模拟一个太空场景,那成本就很高,所以应该有开放的思想。

你觉得元宇宙会不会替代现实中的爱情和亲情?

 我觉得是补充,不是替代,除非人完全数字化。现在有些情感已经开始被替代,只是没有用元宇宙的方式,替代的方式不一样,从面对面、信件一直到电话、短信、QQ、微信都可以,这些方式没有造成所谓的人口风险或者科技停滞。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对于生育率是有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早已发生,不能说因为元宇宙就会骤然发生根本性变化。

采访—马杰

编辑—范荣靖、邹宇萌、孙昊然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