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转废为能 一“炉”永逸?

转废为能 一“炉”永逸?

摘要: 比起送往堆填区,在焚化炉中被“转废为能”似乎是未来都市废物更好的归宿,但焚化炉到底是不是处理每日近万吨垃圾的最佳方案?

一顿晚饭过后,餐桌上的残羹剩菜、纸巾垃圾就此被收走,倒进黑色垃圾胶袋里扎起、扔到后楼梯的垃圾槽后,整袋垃圾顺着管道俯冲进垃圾房。几个小时后,它们原封不动地被送上垃圾车,与其他都市废物一同被送往堆填区,内里有用、无用的物质就此结束一生。这就是香港每家每户每天处理垃圾的常态。


对顾媛欣而言,这个常态在两年前被打破。她所住的私人屋苑实施厨余回收计划,由管理处为居民提供厨余回收盒。于是顾媛欣家的厨余得以摆脱被送往堆填的命运,除了大件骨头或过硬的食物之外,鱼骨、生果皮甚至已经发霉的食物通通重获新生。每次储满一盒厨余后,顾媛欣一家会将厨余送往管理处,经处理后,这些被厌弃的废物就会摇身一变成有用的肥料,为屋苑内的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转废为能 一“炉”永逸?


自从在网上看到有关废物循环再造的影片后,顾媛欣开始关注源头减废、垃圾分类,“我吃完雪米糍都会思考,这个包装可不可以用来装肥皂或者发夹?会想用尽所有方法延长它的寿命,而不是马上扔掉。” 实践这些理念比想象中难,虽然很多生活中产生的废物都可以被回收,但要找到合适的回收设施、确保废物被妥善回收并非易事。顾媛欣说,由于希望尽量做到废物回收、再用,有时会迟疑不想将垃圾扔掉,结果垃圾在家中堆积,但却很难为它们找到好归宿,“我觉得有些无助。”


吃不饱的回收中心


香港现有回收设施的回收量有限,能被有效分类的废物亦是少数。面对堆填区日渐爆满的问题,政府最终决定兴建采用焚化技术处理都市固体废物—规模达3000吨的综合废物管理设施,但第一期要到2025年才兴建完成。比起送往堆填区,在焚化炉中被“转废为能”似乎是未来都市废物更好的归宿。但焚化炉到底是否让近万吨垃圾转废为能的最佳方案?


2021年2月,政府公布《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以“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 为愿景,中期减废目标为将都市固体废物的人均弃置量逐步减少40%至45%。以2019年人均弃置量为每日1.47公斤计算,减废45%后约为0.81公斤。然而,翻开资料一看,却赫然发现早于2013年公布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2022》,同样将减废目标设定为减少40%至0.8公斤以下;回收率方面,新蓝图的中期目标回收率与旧蓝图一样为55%。换言之,十年过去,政府为下一个十年订立的目标却没有改变,到底过去十年一系列回收设施及政策,为何原地踏步?现有的转废为能方案,又是否能引领香港走向“零废堆填” ?


“‘转废为能’四个字好像很动听、很有意义、很正面,但其实焚化炉不是这么一回事。” 环保团体绿领行动总干事何汉威说,焚化炉需要大量能源推动,而且香港每日生产的约1万吨固体废物中,约三成多为厨余。由于厨余的水分较高,燃点亦较高,如果送往焚化炉燃烧,就需要更多能源才可以将水分蒸发,继而燃烧殆尽。


何汉威表示,要讨论真正的转废为能,政府现有的有机资源回收中心(O.PARK1)和污泥处理厂(T.PARK)相对做得较好,是“可以接受的‘转废为能’。”香港机电署的网页将焚化炉生产的能源列为可再生能源,何汉威强调,根据欧盟的规条,可再生能源必须来自天然物质,例如风力、潮汐、太阳能等生生不息的资源,然而焚化炉焚烧的东西并非来自自然,“如果焚化炉烧的是人造物,例如塑胶,而非生物或属于大自然的东西,就不算是可再生能源。”


何汉威说,焚化设施实际可以处理的垃圾量取决于垃圾焚化时的热值,因此焚化炉的正确用法应是首先做好分类,只将高热能、热值的废物送往焚烧,例如一烧就会着火的纸张、塑胶等,然而香港现在对可降解、分解的废物处理得不够好。何汉威以O.PARK1为例,现时O.PARK1每日能处理100吨厨余,但实质送往O.PARK1的只有100多吨,“碍于没有政策推动,其实O.PARK1是‘吃不饱’的。” 在厨余处理方面,法国政府2015年通过法例,规定铺位面积大于约4300平方英尺的超市不可以弃置未过期的食物,并必须与食物银行签订捐赠协议。


转废为能 一“炉”永逸?

苏伊士以“蜻蜓湿地” 设计概念为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湿地,处理工业废水,能提升排放至自然环境中的水的品质。(设计图片)


厨余问题寸步难移


事实上,综合废物管理设施并非香港首个垃圾焚化炉。香港曾有4个垃圾焚化炉,包括临近民居的坚尼地城焚化炉等。至今社会上仍有不少反对兴建焚化炉的声音,认为在垃圾分类未做好的前提下,转用焚化炉并没有意义─ 既然只是将整袋垃圾由送去堆填区,变成原封不动送去焚化炉,何不索性继续使用堆填区?


“‘继续送去堆填区’这件事不成立,因为堆填区已经用尽,”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系主任黄焕忠说,“所以是两害取其轻,在未做好分类之前都要兴建焚化炉。” 黄焕忠指出,堆填对香港而言是不可持续的废物处理方式,因此总要找方法应对,如果10年前政府能好好处理垃圾分类、减废、垃圾征费,“可能仍有余地不兴建焚化炉。” 但现在已经太迟,政府原定在2030年才会启用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一期,黄焕忠说,政府可能在准备过程中意识到已经来不及─ 3个堆填区的扩建部分可能会在2030年前用完,因此提早启用综合废物管理设施。


近年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概念兴起,推动从“获取—制造—处置” 的单向经济模式,转为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闭环系统。黄焕忠指出,要做到循环经济,就要维持资源循环,而焚烧发电并非好的资源循环模式,“生物处理才是自然的循环经济。” 以厨余为例,分解过程中生产的沼气可以燃烧发电,余下的残渣和水分可以用于农业,由此养分能够重回泥土,进入生物循环。然而,要真正做到“转废为能” 、资源循环,单靠焚化炉是否足够?


生产力局绿色生活与创新部首席顾问马耀华表示,香港的厨余问题急需处理,然而目前可谓“寸步难移” 。O.PARK的处理能力不足每日厨余弃置量的十分之一,但每日仍然“食不饱” ,产能过剩;除了继续兴建O.PARK第二及三期之外,政府蓝图并没有着墨下一步计划。“这个蓝图其实很‘虚’,某种程度上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马耀华说,“因此我们决定尝试在技术上开启新路线。”


转废为能 一“炉”永逸?

马耀华展示“厨余再生侠”分解出的厨余浆液


生产力局绿色生活与创新部获创新科技署资助,研发香港首个自动将厨余以生物降解方式分解成浆液的转化系统“厨余再生侠”( Food Tran Smarter),去年10月起,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试验计划“厨余再生侠”,其将处理过程分拆,在中大安装一部每日可处理500公斤厨余的处理设施,为4间食堂处理厨余。系统以生物分解技术将厨余降解为浆液,并附有可以减低异味的“除臭机组”。处理设施距离最近的食堂路程约1分钟,食堂员工收集厨余后,可以直接将厨余桶推至处理设施,按下所属餐厅的按钮后,厨余桶就会被升高,将厨余倾倒进处理设施。“过程不会过多地改变食堂员工日常的工作,用现有的人手已经可以处理,” 马耀华说,“对用家而言,体验上是很欢迎的。”


处理设施约有一人高,以500公斤的处理量而言,体积比想象中小,比普通教室占地较少。由于整个系统密封,即使近距离观察也不会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异味,地面亦能够保持干爽。马耀华说,系统只需1小时就可以完全分解意粉、饭类,一日过后,猪扒、牛扒也被分解得干干净净,包括骨头表面所有软骨和筋,至少97%厨余可被转化成浆液。吸缸车每星期会吸取两次浆液,送往中央处理设施再转化为电能,不论是处理时间及物流成本均能大幅降低。


马耀华说,今次试验计划反应不俗,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商业化量产,在商场或大型屋苑推出,但要将创新环保技术商业化也有非常多障碍:“要将技术‘落地’非常困难,有钱都不代表可以解决问题。”


“厨余再生侠” 可扩展至每日处理2吨厨余,足够一般大型商场使用,每吨厨余可转化为300度电,而300度电已足够一个三人家庭使用一个月。发电之余,厨余处理过程中剩余的残渣亦可用于堆肥,然而香港农业规模有限,难以消化大量堆肥,马耀华说,生产力局未来亦会继续尝试研发新技术,希望将厨余变成不同有价值的物料。


从源头入手


中国香港地区地少人多,为大型转废为能或环境处理设施觅地并非易事。然而这不是中国香港地区特有的问题,近年不少欧洲国家都选择将环境处理设施埋进地底,或者与休闲设施结合。2016年落成的丹麦转废为能设施Amager Bakke Waste-to-Energy Plant 坐落于公园内,焚化炉的顶部被设计为斜坡,成为面积达1万1千平方米的滑雪场。


除了依靠大型设施作末端废物处理之外,要做到真正高效的转废为能,少不了从源头入手,建设更多社区回收设施。然而政府往绩不佳,三色回收桶的处理方式和成效为人诟病,直到近年才投放资源建立新的地区回收网络。



新冠疫情开始前,绿领行动也曾在约10个大型屋苑和工商厦推行“垃圾收费及回收试验计划” ,设立8至10种分类设施,然后向住户或租户提供专用垃圾袋,也会举办工作坊、在大厦大堂摆设摊位,为住户讲解如何进行减废和分类。何汉威说,试验计划成果显著,减废量最多可达四五成,而回收量则最多增加一倍,“有居民说,以前可能习惯下班就买外卖回家,但自从有了专用垃圾袋,就常常很在意外卖的胶袋、餐具、餐盒都是了垃圾,最后索性改变自己的习惯,由外卖转为堂食。”


假设已酝酿逾15年,原本去年已“胎死腹中” 的垃圾征费计划能顺利获立法会通过,政府通过“绿在区区”等方案成功推高回收率的话,香港是否有机会在可见的将来停用焚化炉?黄焕忠说,如果未来废物分类做得好,焚化炉需要焚烧的垃圾量就会大量减少,一个3000吨的焚化炉可能已经足以处理所有废物。然而,如果废物分类问题始终无法改善,要焚烧的垃圾多于3000吨、超出焚化炉处理量的话,堆填区就需要继续扩张。因此,黄焕忠认为蓝图已为兴建新焚化炉埋下伏线:“它没有说出来,但大家都明白。以我预期,其实不可能不兴建多一个焚化炉,但这个焚化炉多大就取决于废物分类、全民减废是否成功。如果做得好,可能1000吨(的焚化炉)都已经够,否则可能就要再兴建一个3000吨,这是无可避免的。


撰文—区倩怡 编辑—李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