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剑宗与气宗 你学哪家

剑宗与气宗 你学哪家

摘要: 气宗苦练内功、厚积薄发,剑宗有趣有料、无快不破。气宗与剑宗之争,其实也就是品牌的快与慢之争。那么,如今的品牌营销,到底是气宗合理,还是剑宗更合理?

气宗苦练内功、厚积薄发,剑宗有趣有料、无快不破。气宗与剑宗之争,其实也就是品牌的快与慢之争。那么,如今的品牌营销,到底是气宗合理,还是剑宗更合理?


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这是曾经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但“浪费”似乎是必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康纳曼认为,要使人们相信一个概念或事物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品牌的本质在于重复,受众的本质在于遗忘,品牌要通过重复来对抗遗忘。


剑宗与气宗 你学哪家


于是在传统品牌时代,想建立或维持一个品牌的影响力,需要不断在公众面前刷屏。“央视广告+全渠道覆盖”“简单+重复”几乎成为品牌成功的必要法则。


“简单+重复”的品牌传播方式犹如武功中的气宗,讲究苦练内功,只有“气”练到一定程度,“剑”才能有所成就;只有经过历史沉淀的品牌,才能收获时间的玫瑰。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及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出现了另一个流派—剑宗。


剑宗认为,应改变品牌传播的逻辑,“简单重复”的硬广模式已经过时了,应以专注于效果的传播模式取而代之,重点强调传播的有趣、有料。剑宗讲究的是剑法的悟性与感觉,招式对了,见谁破谁,即使内力平平,也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成本低见效快。


气宗与剑宗之争,甚嚣尘上。


当资本叫嚣着各个行业都应该重做一遍,新品牌很快就遍地开花,它们四处捕捉各种红利,创新各种打法,要把老牌王者赶下王座。于是乎,以线下业务为主的、以电商业务为主的、负责预算投放的、专营视频分众的,以及做各种新媒体、直播带货、“两微一抖”(微信、微博、抖音)的一些品牌人“屁股决定脑袋”,成为气宗与剑宗之争的主力队员。


对于气宗与剑宗来说,争的不仅是媒体投放的钱,更是职业生涯的位置。过去,很多品牌的市场部负责人往往是做品牌、做营销出身;而现在随着众多新品牌的兴起,市场部负责人变成是公关出身,因为公关人往往对操纵有趣、有料的话题,以及吸引流量等方面比较在行。剑宗觉得,从传播的层面来看,最有效的营销方式并不是花大预算投放硬广,而是研究如何让用户进行转发、讨论,从而也衍生出一套不同于以往的的数字化营销策略。


根据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华山派掌门人岳不群的说法,剑宗见效快,而气宗见效慢。头10年,剑宗一定会胜过气宗;20年,则会旗鼓相当;30年后,气宗则一定强于剑宗。因此,气宗与剑宗之争,其实也就是品牌的快与慢之争。


那么,如今的品牌营销,到底是气宗合理,还是剑宗更合理?


可口可乐是气宗的典型代表

可口可乐是气宗的典型代表


剑宗剑走偏锋


可口可乐前董事长曾说过,“假如我的工厂被大火毁灭,假如遭遇到世界金融风暴,但只要有可口可乐的品牌,第二天我又将重新站起。”对作为气宗代表的可口可乐来说,只要苦练内功、功力深厚,遇到再大的挫折也能涅槃重生。


但天下武功“无快不破”,科技创新与互联网的发展,大幅缩短了品牌“从0到1”的时间。仅以汽车为例,诞生不到年的品牌比比皆是,如特斯拉、蔚来等。业界公认,目前是创立品牌的最好时代。


而剑宗的强项就在于:只要招式对了,见谁破谁,即使内力(品牌实力,尤其是资金投入)平平,也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品牌由此变得更加速成。以老乡鸡为例,从“手撕员工联名信”到“2020老乡鸡战略发布会”、再到邀约岳云鹏代言,每次都能以小博大、刷屏传播。


剑宗的爆火,有其理论根据。根据当今全球最大的独立广告公司之一电通(电通扬雅株式会社)提出的AISAS的营销模型,消费者往往会在购买前通过搜索某一品牌来了解其口碑,只要出现一个负面消息甚至一个差评,都可能会被四处传播,甚至不断放大,导致消费者的品牌美誉度、忠诚度降低,在严重的情况下,品牌会因此陷入“内卷”的尴尬境地;但同样,好的口碑和体验通过社交媒体的分享、放大效应,从而催化出的爆品、网红,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


品牌被大众知晓,可能只需要一晚。


爆品、网红的出现,智能推荐技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过往,品牌传播只需覆盖所谓的主流媒体,就能进行大众传播。而如今在算法的驱动下,内容生产者越来越多,再强势的品牌也无法覆盖大多数媒体,效率最高的方式是通过算法引爆,将内容推送到消费者面前。于是,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好的内容可获得千万关注,差的内容却无人问津。


以号称“在发展过程中从未投过硬广”的文和友餐饮为例,它选用Koc(Key Opinion Consumer,关键意见消费者)铺量,再加上Kol进行深度“种草”,通过发布优质的内容持续收割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快成为网红打卡热点。大量新消费品牌奔着所谓的“品效合一”投放需求而去,使得消费者慕名而来,并将打卡体验发布到社交媒体上,由此吸引更多消费者,形成正反馈循环。


互联网大数据平台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如今的新生代消费者更多从产品消费转向情感消费,并更注重品牌的设计感,“颜值即正义”。在广告脱敏、消费者普遍“海王”的时代,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强调品牌的功能性,品牌得学会通过内容触发用户的共情,品牌的有趣、有料变得无比重要。


最近,短视频平台纷纷自建电商体系,抖音发力“兴趣电商”,快手打造“人设电商”,品牌的有趣、有料属性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剑宗的力量正不断得到加强。未来,谁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谁更会讲故事,谁更能共情,谁的品牌就能拥有更大量的消费人群。


在抖音等流量平台上进行内容刷屏,是剑宗快速获得关注的打法之一

在抖音等流量平台上进行内容刷屏,是剑宗快速获得关注的打法之一


气宗内功深厚


面对剑宗的扶摇直上,气宗目前显得有些萎靡。很多人认为,品牌传播的逻辑应该彻底改一改了,要用有趣、有料等聚焦于流量的传播模式取代以往简单、重复的硬广模式。但也有部分人坚信:剑宗见效快,而气宗只是见效慢,但效力更持久。相比传统品牌,新品牌功力不行,根基也不牢。


气宗认为,仅靠内容刷屏难以复制,而以抖音为代表的“兴趣电商”,其本质还是流量广告,和超市促销没什么两样。剑宗对拉动销售确实有帮助,但核心还是带货,不是搞品牌建设。光靠剑宗,品牌是不持久的,还会导致品牌对打折促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随着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买流量这条路也注定难以持续。


分众创始人江南春就认为,从短期角度来看,做流量广告能带来一定的销量;从长期角度来看,消费者是通过品牌信任来持续复购一个商品的。


2019年,阿迪达斯的全球媒介总监 Simon Peel就曾反思:过去这些年,阿迪过度投资了数字和效果(digital &performance)渠道,代价是牺牲了品牌建设。


剑宗对直播电商、兴趣电商、品效合一的过度宣传,会让品牌陷入误区,即似乎不需要品牌广告了。而气宗的魅力就在于,从量变到质变,在消费者心智中不知不觉埋下品牌的种子,一旦越过拐点就会让品牌深入人心,获得持续的成长。


或许,一个成功品牌的终极形态,应该都包含品牌广告与有料、有趣效果广告的部分。比如苹果公司,无论品牌广告或效果广告,都代表着品牌的最高水准。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只是与用户连接的不同方式。


其次,不同的品类,其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的比例,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快消品大多都是即时性购买,对效果广告就没那么在乎,应更多投放品牌广告,力求占领消费者心智。而美妆,目前流行的是通过Kol直播带货模式,造成“品效合一”,形成线上复购,不妨在效果广告上投放的资源多些。


第三,难点在于节奏的把握与资源的分配。多数新品牌创立之初,资源总是紧缺的,无论气宗或剑宗,单投一处都觉得不足,如果上来就兵分两路,难度会更大。此时,就更考验团队的智慧。


第四,品牌与用户的情感连接,是长期发展的根本。只有自带流量,自带光环,才能战胜流量成本的上涨。


气宗始终觉得剑宗的有趣、有料效果转化相当于收割,收割当然重要,而播种、施肥、浇水就是品牌建设。不种稻子,不用心培育,哪来的稻子可收。


气宗、剑宗只是路线之争,在品牌不同的发展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打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坚守亘古不变的简单法则或是制胜之道:坚持品牌的核心价值塑造,持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撰文—顾冰 编辑—邹健、李昕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