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封面故事 > 热点 > 英国高技派建筑先驱尼古拉斯·格林肖辞世

英国高技派建筑先驱尼古拉斯·格林肖辞世

摘要: 他的建筑颂扬建构之美


iWeekly 

9月14日,英国建筑师尼古拉斯·格林肖爵士(Sir Nicholas Grimshaw)逝世,享年85岁。他以推动高科技建筑风格和创立格林肖建筑事务所(Grimshaw)而闻名。其职业生涯跨越五十余年,主持了众多公共与基础设施项目,强调结构的清晰性、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实用性。他的代表作包括伦敦滑铁卢国际车站(原欧洲之星终点站)、康沃尔的“伊甸园工程”、金融时报印刷厂,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因其对建筑事业的贡献,他于2002年被授予爵士勋衔,其设计理念深刻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英国乃至国际建筑风貌。2004年至2011年间,他担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并于2019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颁发的皇家金质奖章。

格林肖


机械之心与工匠之魂


格林肖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他能将对精密机械美学的热忱,与对精微层面手工技艺的执着完美调和。1993年,他将这两种元素融合,建成了伦敦滑铁卢车站令人赞叹的国际候车大厅。其蛇骨般的穹顶结构,彰显出格林肖对哥特式教堂裸露骨架的痴迷。从结构工程角度看,滑铁卢车站的穹顶是格林肖长期合作的工程师亨特(Tony Hunt)的杰作。但正是格林肖及其团队以匠心精神督造每个构件,让它们如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恐龙化石巨骨般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格林肖本人曾坦言,他的建筑“颂扬建构之美,展现构件组合的精妙”。滑铁卢车站于1994年启用,通过英吉利海峡隧道提供通往欧洲大陆的列车服务,直至2007年关闭。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1994年获得了欧盟当代建筑奖——密斯·凡德罗奖(Mies van der Rohe Award)。

滑铁卢火车站

滑铁卢车站的成功,使得格林肖受聘主持了位于康沃尔郡的“伊甸园工程”(Eden Project),这可能是最能体现他独特风格的作品。受到《地球太空船操作手册》(Operating Manual for Spaceship Earth)作者、特立独行的美国思想家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启发——他曾计划用巨型网格穹顶覆盖曼哈顿以抵御污染——格林肖将原本带有反乌托邦色彩的警示,转化为了充满亲和力的地标建筑。他与亨特共同设计的联排几何钢构架支撑着可调控气候的充气透明胞体,将废弃的瓷土矿坑转化为亚热带花园与雨林室内景观,重振了康沃尔郡低迷的经济。

伊甸园工程

在格林肖看来,高科技手法是将泥泞沉重的基础施工转化为魔法戏法的关键。他希望利用现代材料创造出轻盈的、可预制的构件,就像他儿时玩过的拼装玩具那样,可以瞬间拼接组合成形。


传奇的起点


格林肖1939年10月9日出生在伦敦南部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名飞机工程师,母亲是一名肖像画家。这种双重的家庭熏陶使他早年便对建筑产生兴趣。


格林肖曾在爱丁堡艺术学院学习三年,随后考入伦敦久负盛名的建筑联盟学院。在那里,他深受建筑师库克(Peter Cook)的影响。作为建筑电讯派(Archigram)设计集体的创始人,库克倡导极具未来感的宏伟设计美学,这对年轻的格林肖产生了重要影响。

1965年毕业后,格林肖与同窗好友法雷尔(Terry Farrell)共同创立了事务所。他们的首个重要项目是1967年完成的伦敦学生公寓配套服务塔楼。当客户要求在不同楼层为学生设置尽可能多的卫生间时,他们想出了一个低成本创新方案:通过采用半透明玻璃幕墙包裹的圆柱体结构,为学生公寓提供三十间卫浴单元。该项目突破性地以中央钢架支撑卫浴模块,取代传统楼层设计,使这些单元沿螺旋坡道分布,与宿舍各层连通。在厚重混凝土建筑盛行的时代,这个项目率先践行轻量化建造理念,既预言了高技派建筑的兴起,也预示着他辉煌职业生涯的开启。由于设计过于奇特,当时没有承包商愿意接这个项目。格林肖便亲自督建,指挥手下的木工、管道工和电工团队。他在事务所官网视频中坦言:“服务塔项目让我意识到自己多么热爱施工,这仿佛是机械工程、雕塑与航天技术的跨界融合。”

伦敦学生公寓配套服务塔楼


高技派先驱格林肖


格林肖的杰出建成作品包括:英国巴斯市的赫曼米勒工厂(1976年)、伦敦金融时报印刷厂(1988年)以及滑铁卢站国际候机楼(1994年),这些项目均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项。在海外,他的代表作有阿姆斯特丹的恩涅斯·赫尔马桥(2001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南十字星车站(2007年)、纽约曼哈顿富尔顿交通中心(2014年)、俄罗斯圣彼得堡普尔科沃机场(2014年)及伊斯坦布尔新机场(2018年)。

纽约曼哈顿富尔顿交通中心

当记者问及格林肖“高技派”这个似乎无法摆脱的标签时,他总会耸耸肩回应:“每个人都该运用自己时代的技术,爱德华时期的建筑在当时就是高科技。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材料的组合方式,对我而言,这才是真正的建筑与布景艺术的本质区别。昆兰·特里(Quinlan Terry)曾说过,只要建筑看起来像乔治亚风格,他根本不在乎用什么材料建造,而这恰恰与我的理念背道而驰。”


格林肖始终更关注建筑的性能表现而非风格或象征意义。“我更愿意将我们的做法比作优秀造船匠的工艺:每次打造的船只各不相同,但你能认出它们出自同一双巧手和智慧。”和许多建筑师一样,格林肖也喜欢航海,他既把航海当作爱好也视为研究课题。在他曾经的工作室里,主楼梯正是由铝制游艇桅杆改造而成。“船舶设计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不容半点含糊……船必须是船,否则就会沉没。这种绝对功能性正是其魅力所在,而船只也因此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伊斯坦布尔新机场

格林肖去世后,其于1980年创立的建筑事务所在官网上发布了讣告。格林肖被事务所同仁亲切称为“尼克”。讣告中评价道:“他是一位充满发明精神与奇思妙想的智者,人们将永远铭记他对万物制造之道永不停歇的探索,以及对建筑技艺的执着坚守。凭借这种务实创造力,尼克总能用非凡魅力让人们相信:那些大胆的构想终将实现。”


图片来自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