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尘封的“9· 11”记忆

尘封的“9· 11”记忆

摘要: 还记得2001年9月,我正在阅读一本上下两册的英文小说《晚间新闻》(Evening News),故事假想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到袭击— 一名晚间新闻主播遭到绑架。后来我们当然知道,一个想象力大得多的“本土遭遇袭击”故事真实发生了。

还记得2001年9月,我正在阅读一本上下两册的英文小说《晚间新闻》(Evening News),故事假想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到袭击— 一名晚间新闻主播遭到绑架。后来我们当然知道,一个想象力大得多的“本土遭遇袭击”故事真实发生了。


我的一个导游朋友,在“9· 11”第二天接待了一名刚刚从纽约飞来北京的美国游客。老太太抱着初次见面的中国人痛哭:“一切都改变了。”我们知道,两场战争随之而来,美国被拖入泥潭,真正的影响到今天如缕不绝。美军撤离阿富汗,在喀布尔机场留下乱象,在整个国家留下恐惧,二十年后的今天回望:“9· 11”之后的世界,究竟如何被改变?


对于许多美国年轻人来说,“9· 11”却仅仅是一个时间节点。对于今天的世界而言,决定性的矛盾,不再是美国与恐怖主义,而是中美关系、全球化退行、地方保护主义四起,更不用说仍难以阻断的疫情。“9· 11”对世界的影响只是一座历史纪念碑了。尽管,它对后来发生的那些“关键矛盾”都起到了催化作用。


2001年纽约遭遇袭击,撞击美国人心脏的恐惧是:我们遭人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不但是全世界的霸主,也是文化与价值观上的“宠儿”,美军驻扎全球,人文意义上的“美国”亦四处受到欢迎。美国不断思考自己对世界担负的责任,尽管越战是一场失败的尝试,美苏争霸并非历史的终结,只是历史的大喘气—里根不会想到前苏联的阴影以更加富裕的面目回归。无论如何,二战后的美国,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在世界的默认和接纳之下,重建秩序。直到“9· 11”发生,美国人猛然惊醒:他们恨我们。更绝望的是,恨我们的人有能力打击我们。如果拉姆斯菲尔德当初同意增加伊拉克驻军的人数,如果阿富汗政府能够从内部整肃,美国是否仍有能力继续塑造世界的秩序?


答案很可能仍然是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莱德曼曾经这样描述“9 ·11”之后的美国驻伊斯坦布尔大使馆:“铁丝网高架,连鸟都飞不过去。”那便是美国心境的写照。于是有了所谓“孤立主义”,美利坚退缩、抽身,不再热衷于主导国际事务,比如特朗普时代的贸易保护主义,比如拜登完全撤出阿富汗。


二十周年前,有关“9· 11”的英语分析文章,大多来自美国本土,也是从国内角度去讨论它对FBI 功能转变、对国会战争立法、对灾难家属的报道的影响,鲜少谈论它对世界的影响。有乐观的国际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阿拉伯之春”人民奋起推翻暴政的勇气,源于小布什赶走萨达姆的鼓舞,一种可能性的暗示。然而这样的影响力,逻辑上毕竟无可证明。而喀布尔机场匆匆起飞的美军飞机,则宣告了美国与“9· 11”这个历史时间点的切割。与那伤痛的记忆说再见吧。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