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周轶君:致敬杂志人

周轶君:致敬杂志人

摘要: 《生活》杂志主编,后来也成为《人物》杂志创刊人的理查德·施托莱离世,享年92岁。生逢纸媒黄金时代,施托莱年纪轻轻在编辑部崭露头角。不过这仅仅能说明他过人的天赋、敏锐的嗅觉、良好的新闻专业训练。而纵观他六十年事业,真正让他在杂志时代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却是他的价值观,他的态度。

周轶君:致敬杂志人


《生活》杂志主编,后来也成为《人物》杂志创刊人的理查德·施托莱离世,享年92岁。生逢纸媒黄金时代,施托莱年纪轻轻在编辑部崭露头角。不过这仅仅能说明他过人的天赋、敏锐的嗅觉、良好的新闻专业训练。而纵观他六十年事业,真正让他在杂志时代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却是他的价值观,他的态度。


20世纪70年代,名流八卦是所有杂志的销量担当,哗众取宠的英文读物比比皆是。这个“算法”,施托莱比谁都清楚。他总结的规律是:“漂亮的比丑的好卖,年轻的比老的好卖,电影比电视好卖,电视比体育好卖,任何东西都比政治好卖……最好卖的是死去的名人。”然而,他并没有用这种套路捆绑自己,相反,他说,别人的封面在卖名人光环,而他对人物的选择是“个性”。《人物》封面人物的选择标准是:平凡人做非凡事,非凡人做平凡事 —非同寻常环境里的男女,不一定是名人,比如越战中牺牲士兵的遗孀。1960年代人们更关心政治,但十年之后,大众兴趣转向了人性。只有这样的“人性”,才能让读者在报摊前驻足。


1963年11月22日,施托莱作为《生活》驻洛杉矶首席记者,急奔达拉斯肯尼迪遇刺现场。听说有业余人士拍到了现场录像,凭借大致了解到的姓氏,他在电话簿黄页上锁定一个人名。每隔15分钟打一次电话,直到有人接听。施托莱心急如焚,但对方说明天早上才能见面。施托莱事后回忆说,“第六感告诉我,这个时候不要催促。”第二天他特意提前一小时到达,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没过多久,大批记者已经围在当事人住宅外。拍到录像的扎普鲁德多年后告诉媒体,他为什么单单把如此珍贵的影像交给施托莱,而不是出价更高的其他记者 —“因为他举止像一个绅士。”施托莱也并没有辜负这样的君子之托,录像中肯尼迪被子弹爆头的惨烈画面,并没有登在杂志上。有所不为,保住了肯尼迪的尊严,守住了一代纸媒人的底线。


本期《改变者》专栏致敬日本《文艺春秋》评论家立花隆。他代表的是智识上的巨人,新闻手艺上的登峰造极。这种智识来自于对世界极其旺盛的好奇心,还有严格求学方式的积累。在他去世之后,有同行感慨“像他这样的存在,今后再也不会出现了”。的确如此,立花隆每天清晨读8份报纸并摘抄。如今要找出8份报纸,也许勉强还有,但报纸杂志的意义在于好编辑的筛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了好编辑,纸媒在网络流量时代,不再有令其出色的因素。幸好,在一个速度不是那么快、阅读仍被推崇的社会,《文艺春秋》还活着,快一百岁了。


撰文— 周轶君(资深国际记者)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