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周末 > 玩物 > LIOR MODAN 隐秘而有情

LIOR MODAN 隐秘而有情

摘要: 丝绒已从过去的稀有贵重物变成了当代生活里常见的材料,而在艺术家的手中,它还是可以在画板上大放异彩的艺术作品。生活在纽约的以色列裔艺术家利奥 · 莫丹(Lior Modan) 以丝绒和雕塑创作多年。在他的个展开幕期间,莫丹向《周末画报》的读者打开他工作室的大门,邀请我们走进他如丝绒般丰富的内心世界。

image.png

利奥 · 莫丹 (Lior Modan) 最新个展《一二三石头 (One-Two-Three Stones) 》正在美国洛杉矶 Make Room 画廊展出


笔者初见艺术家利奥 · 莫丹( Lior Modan )最富盛名的丝绒画是在 Instagram 上。即使隔着手机屏幕,丝绒特殊的质感已经在指尖展开。丝绒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在明清更是盛极一时,是皇家和达官贵人云集景从的蚕丝织品。放眼世界,丝绒在富饶的欧洲和中东地区也曾是流行的奢侈品。直到价格低廉的工业纤维走进工厂,丝绒才摇身一变成了「天鹅绒」,出入寻常百姓家。在采访莫丹的过程中,他多次使用英文单词「 emotional 」来形容自己的丝绒作品 — 在中文语境中,它既可以理解成情感被调动的刹时状态,也可以代表已然浓郁又波动的心绪。笔者在采访开头便分享了儿时把玩外婆紫色天鹅绒长裙的记忆,并不用多言,莫丹便可以共情这种既私人又群体性的、怀旧又俏皮的体验。娓娓道来创作心得的利奥细腻平和,给他的作品独添了一份清冷超然的气质。


目前居住在纽约的莫丹即将迎来在美国生活的第十一年。他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在耶路撒冷 Bezalel  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艺术后移民美国,进入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在 2013 年取得了雕塑与扩展媒介项目的艺术硕士学位。


莫丹说,自小他就知道是艺术选择了他,这是他极大的幸运。他也一直跟随着艺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地。在美国求学的两年非常影响莫丹的创作。这种仿佛沉浸在实验室里的研究与在外部世界生存有着明显的沟壑,却也是这样专注的创作环境,让他可以持续吸收美国提供的艺术滋养。艺术研究生毕业后的莫丹得到了一些来自艺术行业的关注,也立刻申请到了曼哈顿下城文化局的驻地机会,让他可以顺利进入纽约的艺术圈子。


但这些机遇却不能涵盖艺术家身份带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他也一直在平衡个人创作和兼职的时间(莫丹白天在一家美术馆工作),也在此过程中,反复思考为什么要持续眼下的创作、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莫丹说,剥开艺术家偶尔光鲜亮丽的一面,直面孤独才是常态。疫情带来了生活节奏上的停滞,缩小了莫丹的世界,也带给他全身心投入创作的契机。借着莫丹最新个展《一二三石头( One-Two-ThreeStones )》在美国洛杉矶 Make Room 画廊开幕的契机,笔者与身处纽约的利奥展开视频对话,深度走入他如丝绒般丰富的内心世界。


你是如何接触到丝绒材料,并决定沿用至今的?

布料对于我来说是我们的身体和这个世界间隔的那一部分,它既给我一种亲密的感觉,又起到了保护身体的实际作用。过去的十年中,我一直在创作中使用各种各样的布料,也是在这个过程里我喜爱上了丝绒的特殊质感,慢慢变成了一个丝绒专家。除此之外,我的猫咪也给我提供了很多灵感。她是一只俄罗斯蓝猫,经常会在我创作时陪伴身旁,我也会经常观察她漂亮的皮毛。这种像是丝绒的质感总让我找到在忙碌生活里停顿片刻的理由。它激发出我感性的那一面,让我可以变得平静地望向自己、探索自己。


你的丝绒作品有着极其丰富的颜色和花纹,这是怎样制作的?

我近期作品里用到的丝绒都是自己染色的,这是一个非常花费时间的过程。我也会用像是吸尘器等工具去配合创造一些图案。这个过程中,我会跟着感觉走,让脑海中的图像引领我决定下一步要怎么做。丝绒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下会呈现出独特的色泽和光感,这种肉眼的感知无法通过图片传递。我也并不介意大家在观展时去轻柔地抚摸作品。触感是我格外在乎的体验。


image.png

  利奥 · 莫丹作品《 FISH TANK 》


你的画布上呈现了非常多的家居用品,这都是你自己的物件吗?

它们并不都是我自己拥有过的东西。有的来自我的想象,有的来自可能像是上世纪 60 、 70 年代,有的也并没有时间背景可以追溯。我喜欢这些家居物件,他们很友好,不那么有距离感,就像是丝绒给我的感觉一样。但同时,它们也会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有一些陌生,有一些神秘。举个例子,我的起居室里有一个特别大的白色收纳架,上面放的都是一些书籍和各种各样的物件。藏在其中的是一个不起眼的花朵图案的小铁盒,里面放着我曾经的宠物狗的骨灰。它是一只有 50 多公斤重的大胖狗,即使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还是希望它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对来家里拜访的朋友们来说,他们并不会知道这里有一个对我如此珍重的物品,而于我而言,正是这样的存在在为我的生活营造能量。这或许是个有些极端的例子,但也反映了家庭用品所承载的一些特别的品质和它们背后的故事。有时它们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宇宙。所以我选择将这些物件先雕刻、铸造好,让它们一点点隐身于丝绒的皮囊之下。


这让我联想到珍宝盒这个概念,不过通常珍宝盒里都是用丝绒这样的布料去衬托里面的物品,而你的设计却恰恰相反。我同意你的想法,但我要更正的是,这些珍宝盒并不是我的收藏,它们另属他人。我为了学习各种各样的物件去看了很多艺术、工艺类的书,也实地探访了很多馆藏,像是 1920 年代的女生童子军手工书、海滩沙雕、绳索百科全书,还有一整个类别的幻想出来的植物。丝绒有这样的能力去营造足够展现物件特质的视觉空间。而且我也想去模糊丝绒给人带来的那些臆测,它是可以混淆视听的。就好像戴眼镜的人想透过有度数的镜片去看清世界,然而镜片一旦弄脏,你看得反而更模糊了。丝绒可能给人一种会帮助看清细节的错觉,但它也可以隐藏很多秘密。


这些想法是观众给你的反馈吗?你有没有听到一些特别的解读?

每个人的感知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能引发的情感也是很复杂的。了解我的朋友曾经提到,在面对我的作品时,他们会联想到我本人。我是一个面容失认症( prosopagnosia )患者,如果我闭上眼,便无法联想到一张具体的脸庞,只能看到黑的一片。这种无法产生视觉性记忆的体验影响我创造出这种可以提供视觉导航的体验。我不愿意去试图下载、记住这样的空间体验。所以换句话说,我的作品其实可以算作时基作品( time-based art)  了吧,哈哈。


我观察到你每一件丝绒作品的四周都会系上一条「腰带」。这和你的个人经历是否有关?

作品里的腰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自身的视觉残缺,我可以非常清晰地记得触感。腰带的存在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去体会、感知自己的身体,而我的画就像是我的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即使它围绕着画的侧面,重要性和画作的正面是一样的。在探索如何制作腰带的过程中,我在纽约东村找到了最后一位可以手工制作腰带的工艺人,并问她是否可以定制一条最长的腰带。在耐心等待了几个月后,她终于用一块难觅的原料完成了一条超长腰带。特别巧的是,它可以完美系在我一件架上作品的四周。我很期待这些腰带带来的更多层次,带有一些人工合成的痕迹,可以显得更加通透,好像可以延缓时间的流逝,可以像绝缘材料一般及时阻止即将要融化的画布画面。所以现在当我为作品的四周系上亲手制作的树脂腰带时,它像是立刻创造了一个新的磁场,将周遭万物吸纳其中。而如果失去腰带,我的作品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绘画和雕塑的界线在你的创作中已经消融,或者说它们已经合二为一。这次个展里,我还关注到一件特别的雕塑及装置作品 — 《旁观者( Bystander )》。


image.png

 利奥 · 莫丹在工作室


在策划展览的时候,我逐渐有了一个想将画作里的物件带出画框,来到实际空间的想法。它既长了一张有体操感的长凳的模样,又是我心中拟人化的主人公形象,色彩呼应着身旁的架上作品《凌晨 2 点 35 分( 2:35 AM )》。我觉得它很可爱,像一只呆萌的小动物。你的架上作品也给我一种类似的感觉,像是迪士尼电影《幻想曲》里面被赋予生命的动画形象。是的,它们似乎还生长出了自主意识一般。 《旁观者》虽然是静止不动的物体,但在展览空间中却仿佛处于流动的状态。我很欢迎观众去触摸、使用它。就好像我鼓励大家体验丝绒的触感一样,这才是我认为可以真正走进我的艺术的方式。在聊完创作之后,笔者和莫丹都感慨起疫情对艺术工作的影响。疫情拉开了我们接触艺术作品的距离,也让我们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变得抽象起来。莫丹表示他现在正在慢慢适应纽约重新开放,并让自己的世界重新大起来的过程。他变得格外珍惜每一次邀请朋友来工作室参观的机会,也更加想要保护作品里生长出的那一份敏感与亲密。谈到接下来的计划,他也坦率地表达了他的平常心:继续创作。也愿我们都可以像莫丹手中的丝绒那样,柔韧又有情地生活。


* 作者李安琪是一名当代艺术研究者和策展人。她现为香港大学现代语言和文化学院的博士生,主攻 21 世纪的美术馆研究和文化政策方向。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