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生活 > 文化 > 当机器成为“ 人”

当机器成为“ 人”

摘要: 2050 年、机器人、爱情、分别、伤感,看到这五个词会想到什么?两个被遗弃的 AI 机器人结伴去寻找曾经的人类主人,由此走出“宅”了多年的家,小心翼翼闯入人类世界…… AI 看上去、听上去、相处起来似乎和人类并无二致,但他们的心是什么样子的?

image.png


如果没有看过剧情简介,当大幕拉开,音乐响起时,一开始很难意识到这是个和“人工智能”有关系的音乐剧。书架、台灯、西裤皮鞋和衬衫伞裙,分明是看起来非常英伦风格的背景与服装,两个年轻人跳上舞台,他们一个漂亮活泼,另一个拘谨内敛,让人心生韩剧小清新的期待。直到有些古怪的姿态和些微生硬的对话,观众才终于恍然大悟:这是两个 AI 机器人,两个已被人类抛弃却仍在等待主人回来的“过气款”机器人。


音乐剧《也许美好结局》由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于 8 月正式开启第一轮全国巡演。这部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中文版音乐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未来童话故事:在不久的将来,两个被人类抛弃的 AI 机器人携手踏上寻找人类主人的旅途,却发现原本应当没有情感的 AI 机器人之间却产生了爱情……


机器的心与爱

AI 智能机器人这个词在身处 2021 的大众眼中完全不陌生,但是当问到“机器人觉醒”、 “机器人是否会产生情感”时,人们还是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但脑中还是会浮现一些科幻片中的片段。经典如《机器人总动员》中的 WALL· E 和 EVA 的爱情,抑或是《我,机器人》中的对“机器人三定律”和“恐怖谷理论”的诠释。更是《银翼杀手》中的“ high tech , low life ”的赛博朋克。


其实,早在 1956 年美国学者约翰 · 麦卡锡( John McCarthy )博士在达特茅斯上首次突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在牛津大学物理学家大卫 · 多伊奇( David ElieserDeutsch )的定义中人工智能具有“智能、意识、自由意志、感情等,但他是运行在硬件上,而不是运行在人脑中。”现在学界的认知中机器人有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我们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尚在弱人工智能的阶段,而在电影中呈现出的人工智能大多已经达到强人工智能甚至是超人工智能阶段。两者就会产生很强的距离感,也会催生出许多对人工智能、未来世界的恐惧与不安。而音乐剧《也许美好结局》则是选择了人工智能的题材中温情的部分。


《也许美好结局》是韩国音乐剧人气最高的经典作品之一,其创作团队有着多元的文化背景,这一点也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作品的气质与格局。本剧的编剧威尔 · 阿伦森和朴千休相识于纽约,不同的文化相似的艺术追求让两人合作并开启了多部音乐剧的创作,两人共同担任编剧,分别负责作曲与作词。整个作品看似甜美清新,实则背后隐藏着


隐秘的忧伤与对生活的哲思。编剧朴千休形容这部剧时说:“我们以心和心之间的关系作为创作源点,深挖了许多亲密关系中隐含的意义,希望观众能通过机器人奥利弗和克莱尔的故事再次感受到某种温暖和连接着的感觉,哪怕只是片刻,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image.png

此次上演的中文版则由韩国原版主创团队协同中方创作人员联合打造,由高雨晨、郭耀嵘、黄子弘凡、姜彬、余思冉、张博俊、湛嘉丽、祝颂皓等活跃在音乐剧一线的青年演员倾情呈现。中文版的创作中强调“本土化”从而创造出来更符合“中国语汇”的音乐剧表达。在故事的背景上将韩版的济州岛调整为了上海与海南岛,从地理设置上给予中国观众一个更熟悉的环境。音乐声还是与原版一致,将爵士乐作为整个剧本的音乐基地,同时运用古典室内乐队进行现场演奏,这样可以使观众更具临场感,也让音乐体验更为丰富。而在整个舞台设计的呈现上,中国版相较韩国版,复古风格搭配多媒体的灵活应用,显得小而美又别具独特的未来感。


一点微光的温暖

《也许美好结局》讲述了这样两个拥有自我意识,有感情的机器人相爱的故事。他们不仅外形与人类极为相似,在情感上也相通。克莱尔聪明、温柔,奥利弗单纯、专一。他们都被人类抛弃,住在同一栋机器人大楼里,各自过着寂寞的生活。一切的起源是一次敲门,六代机器人克莱尔( Claire )因为快要没电了,意外地闯入了五代机器人奥利弗( Oliver )的生活。


于是有了之后的故事,奥利弗的扮演者黄子弘凡说:“我们曾经无数次设想,如果她咚咚咚敲门,我就是不开,全剧终。”但因为作为五代机器人 helperbot (帮助型机器人)的他以服务人类为使命,没有极端的脾气,听到“谢谢”就会习惯性地说“不客气”,这样的他是一定会开门的,于是一切在克莱尔敲响门的那一刻就注定会发生。看起无常实则注定。

image.png

他们相识相知,虽然都是机器人,但型号的不同,性格也完全不同,克莱尔更聪明也有很多的机器人朋友,而奥利弗的朋友只有自己曾经的主人,克莱尔是他的第一个机器人朋友。即使是机器人,在心态上也会有小小的比较,他会暗自在心中觉得自己与克莱尔有着不同“段位”的生活。他略带笨拙,又有着天真的可爱,他会在心中默默设定目标,每天去捡瓶子,即使看上去有点傻,但奥利弗却做得很认真。黄子弘凡说:“每天太阳照常升起,透过窗,照得家中干净明亮,照着他的花圃,但我不觉得有阳光照过他。”克莱尔就像那束照亮他灰暗生活的光。克莱尔的扮演者余思冉用剧中的一句歌词来形容两个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一点点微光多温暖。”微光吸引微光,两人为了各自的心愿踏上旅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感受到了爱情,有喜悦有甜蜜,同样随着而来的还有分别的伤感。全剧通过机器人的视角来讲故事,却又无处不体现着人类的存在。机器人越来越像人,那人类又该如何自处?人又是在什么时候活得越来越像机器?机器人的恋爱与分别实际上也是对人类当下生活与感情的映射。


那些动听的歌曲,美丽的衣服,欢快的旅程,和两个 AI 在人类社会中有些笨拙的应对,这个温情又带有哲思的故事最终指向一个开放式结局。呼应着《也许美好结局》的核心主题:“当你知道一切都会结束的时候,你还会选择开始吗?”——那是《青蛇》里始终与白蛇攀比、最后却在体味过背叛与无奈之后留下的一滴眼泪;是小说《我这样的机器》中因无法面对人类复杂人性而选择自裁的机器人亚当;是《人工智能》里等待两千年之后终于独自和妈妈度过平凡幸福一天的 AI 小男孩。当机器成为人,它的程序是爱。


INTERVIEW With

黄子弘凡 (奥利弗扮演者) / 余思冉 (克莱尔扮演者)


一句话描述你的角色

余思冉:克莱尔是非常单纯善良的女机器人,所以她有时候有些想法会比较直接,但是她也有细腻的地方。

黄子弘凡:奥利弗是一个单纯善良的男机器人,他有很细腻温柔的地方,他有一个很吸引我的一个点,他内心是有给自己定的小目标,他所追求向往的是去见他的朋友他的主人。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每天去外面捡瓶子。看似是一件非常傻瓜的事情,但他做得很认真,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

余思冉:她是一个非常干净善良的角色,从观众的切入点来说,刚刚开始了解她的时候不会很有负担,同时她又比那些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角色更让人有触动的感觉。


这次的角色跟之前的角色会有哪些不同?

黄子弘凡:第一,我觉得爱情是一方面的元素。第二,他内心虽然非常单纯,但又有着成年人思考与稳重。比如说奥利弗最喜欢按照计划做事,我觉得这个就非常的成年人。


为了饰演机器人,之前是否有做过准备?

余思冉:我拿到剧本之后找了一些类似的电影去看,因为她是机器人,想法会很直接,可是她之前有跟人类接触,所以她有学习到一些人类的一点点感受。这个度还是挺难把握的。


用一句台词形容两个机器人的感情

余思冉:谢谢不客气。

黄子弘凡:这算是中间一个很好玩的点,因为我饰演的角色他稍微低端一些,只要你跟他一说谢谢,无论什么情况,他就会说不客气。其实奥利弗从第一次见到她那一次之后,问“是哪位”的时候,其实他心里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他还要故意去这样做。

余思冉:因为除了邮差之外,也没有别的人再来打扰你了。我是唯一一个不小心出现在你的世界里的人。


如何理解这个结局?

余思冉:结局有那么重要吗,我们在这个过程里去珍惜当下发生的事情。

黄子弘凡:我觉得结局是美好的。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